屏東莫拉克重建區永久屋基地參訪心得
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中南部,從電視轉播傳來滿目瘡痍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如今,重建之路已走過2個年頭,10月剛新接這項業務的我,藉由這次機會第一次走訪重建區舊泰武國小及重建的禮納里、吾拉魯滋永久屋基地,有了一趟親身的體驗,也特別珍惜所擁有的,更認為身在公部門的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2日的行程,看到民間單位如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慈濟等非營利組織,以及政府各部會,還有長期駐守南部的重建會同仁這段時間的努力,很是佩服。
如今的泰武國小坐擁一片美麗的綠地與遠眺大武山的寬闊視野,原來是歷經4次遷校的過程,才來到這裡,看著小朋友天真無瑕的笑容,在原住民的歌謠中撫慰每個人的心;就在我們面前回家的路看起來似乎很近,其實是輾轉波折最後才找到目前落腳之處,可以想見中間的各項行政細節、溝通是多麼艱鉅,尤其透過這次的走訪才了解原住民家族頭目制度的文化,和漢民族社會採管委會或投票機制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並懂得如何分辨哪個是頭目的家,還有原住民天性浪漫的個性,往後如何生計與生存,正在考驗他們生活與文化的重建工作。
文化是一種生活的脈絡,因為救災工作刻不容緩,政府和民間迅速的在非不得已的時間內,用集聚的方式讓不同的部落在同一片土地生活,接著後續的重建工作才是重點,在尊重原有的文化傳統,又能培育族人自己站起來,找到出路,也許產業生計是一種亟需協助的項目,但更應思考扎根的事情,因為未來還很長久,惟有文化溯本,讓生活在基地的居民認同,了解基地的歷史背景,才有可能展開生根的事情,穿梭其中,我們看到很多的家屋都有自己獨特的裝飾、繪畫及雕刻等,充分展現原住民的傳統工藝,這代表了一件事,是居民對土地真正的認同。
謝謝這2天幫我們協調起居的陳理事長夫婦以及重建會和各部會辛苦的同仁,大家繼續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