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重建會主秘 顏久榮:
瀏覽人數:3556
從「為什麼是我」到「捨我其誰」

從「為什麼是我」到「捨我其誰」

記得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災後沒幾天,就陪著前范主委南下勘災,帶了兩三天的換洗衣物就下到高雄來,還沒弄清楚災情實況,只覺得好像災情不輕,沒想到中央很快決定在旗山第8軍團營區成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范主委即指示我人在高雄就近代表工程會去報到,我以為不會是長久性的任務,沒想到就這樣我無條件成了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一員。在初期林邊佳冬救災更南下至災區日夜駐守50天,〝為什麼是我〞要被派這樣的任務,〝為什麼是我〞要長期駐在災區工作,是當初離鄉背景的心情寫照。
雖然有抱怨,但救災重建沒有時間讓你去訴苦,且災區百廢待舉,千頭萬緒等著你去協調督促。記得在林邊佳冬的日子,我跟孟中杰還有會內輪派協助的同仁,每天工作超過午夜,清晨又出發勘察救災進度,還發生SARS恐慌,旅館內住進疑似SARS自我隔離的救災夥伴,白天我們一起有近距離頻繁的接觸,害得我們一夜無法打開空調好好安眠,隔天快速搬離那家旅館。當救災臨時安置初告一段落,又是緊鑼密鼓推動災區重建、河川坡地整治、公路橋梁重建、受災區永久屋之興建,長官催促急如星火,復以各部會間容有主觀、歧見、保守以及NGO間之協調配合、縣市政府內部的各自為政,在在影響著重建的腳步,每一個衝突、每一個遲滯與不作為,均需重建會的督促、鞭策及協調,在重建期間,我好像成為協調會主持的達人,據同仁統計,在那一段日子我應該有主持協調超過600場的會議,在工作繁瑣、壓力負荷不堪之下,長官要求進度接近不可能的狀況下,你會感到新鮮空氣不足,無法呼吸。記得第一批月眉永久屋短短幾個月內,限期必須在過年前讓居民進住吃年夜飯,在抗壓性不足時,也曾經想過〝不如歸去〞。
漸漸的,重建稍露曙光,工作一件件完成,主要橋梁接二連三通車,基礎重建腳步向上推進至原住民地區聚落連絡道,永久屋也一個基地接著一個基地興建完成,看著原住民展露笑容,看著長官蒞臨剪綵、稱讚與肯定重建的成果,回想過去1000多天的日子與各部會間之協調折衝、與NGO間之合作、與居民之相處、與同仁間之共甘苦,見到災區的實際需求,失去家園的痛苦,用心去協助他們脫離困境,見到他們的感動,回想自己的付出已微不足道矣。在救災重建期間,長官能給我這樣一個好機會讓我發揮所學及經驗,讓我有機會付出,體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實境,人生至此體悟到生命的價值,我終於能從〝為什麼是我〞的疑惑醒悟到〝捨我其誰〞的境界。
當陳執行長告知我的任務已告一段落時,我突然感到離情依依,曾幾何時〝不如歸去〞的念頭已不復找尋,而今卻在離別時刻感到〝眷戀與不捨〞──戀這份可以付出的工作、不捨與我同甘共苦的夥伴們說再見。

(文/前行政院重建會主秘 顏久榮)
本文刊登於 重建報第81期

故事發生地點:不分地點
2012-09-17
留言回應
回應內容 :
回應者 :
E-mail :
請輸入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