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重建者:
瀏覽人數:3506
對於環境保育應有的省思

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天然災害頻傳,對於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沖擊,人定勝天長期以來一直是挑戰大自然的信念,弔詭的是大自然的反撲剛好驗證人類無法勝天。
天然災害發生後,世界各國對於重建工作,著重於硬體設施的重建較欠缺對於環境的保育,然爾環境保育工作才是減少複合式災害發生釜底抽薪的方法。
莫拉克風災後重建是採取公私協力及府際關係通力合作的模式,才能在短期間顯現成果,此模式可以作為爾後災後重建的典範,惟在政策上需補牆之道在於應將災區的山地徵收為國有保育地,不能作為大規模的農耕之用,只能在特定期間作為原住民同胞的獵場,讓山地充分休生養息,才能減少天然災害的發生。

故事發生地點:不分地點
2012-10-04
黑白郎君:  

在我看來,這篇省思有幾點沒講清楚,容我再補充:
第一,大家都認同人定無法勝天,但當便道便橋甚或重建好的道路一再被暴雨山洪摧毀,立法院監察院或行政院高層就開始究責了,誰管你人定無法勝天,還是要找隻小羔羊來待罪
第二,環境保育可說是知易行難,當山上投入大量成本心血種下大片果樹蔬菜,好不容易蓋了漂亮的民宿,注定了難以走回頭路,要降限使用砍掉所有果樹及民宅?農民會告訴你一百個理由,他不是環境破壞的原兇,而是通行的道路,是平地人濫伐,是山老鼠盜採,是越域引水造成的,莫衷一是,於是,沒有人可以再談環境保育了,生計擺第一,難道你要那些人在山上吹西北風喝西北風!?這也太夭壽了吧
第三,莫拉克是災後重建典範?如果是蓋永久屋的規模與速度,勉強可以算是,災民固然有令人同情之處,但有誰真正去探討過永久屋政策的必要性,採發放購屋補貼會不會更好?何必把一堆人綁在同一個地方,再投入一堆資源解決生計,幾年來的補助,災民福利依賴恐已日深,政府又有多少預算持續讓他們依賴?舉債都到法定上限了,預算恐怕也要省著點花
第四,山地徵收為國有保育地,是想當然爾的天真想法,重點還是政府有那麼多預算去買回那些地嗎?還堪用的地,也不是你政府想徵收就能輕易完成徵收的,想要取走人民財產,大家一定跟你拼老命,不信試試

 
2012-11-06
參與重見者:  

黑白郎君你好:
感謝君對本人拙見不吝指教,君所陳述論點,極為認同,惟有幾點彼此可交換意見。
首先關於山林環境保育部分,在重建規劃討論時藉著當時國土保育民氣可用之機,禁止民眾砍伐山林種植經濟作物破壞國土,所以才會有徵收山地的計劃,至於財源可以用分區逐年徵收的方式辦理,至於沒有施行的諸多原因,癥點在於民代與利益團體結合,私下放出消息說政府要用蓋永久屋的方式來換取民眾的山地,因民眾抗爭而使徵收山地的政策無疾而終。
其次就是發放購屋補貼,問題在於大多數的民眾沒有自備款,閩南語有句俚語:「白蘿蔔生吃都不夠那有多餘的可以曬成蘿蔔乾」,況且從921重建所汲取的經驗對於屋毀的民眾發放120萬元的購屋補貼並沒有多大的助益。
第三莫拉克風災挾著暴雨造成坡地移動,其中以原鄉災損最嚴重,無法在原地重建,所以才會以集體遷村的方式將原住民同胞安置在完成的永久屋基地,其實硬體重建幾已完成,惟考量永久屋基地居民的生計問題亦是本機關延長重建的原因,本階段就是要發展重建區的產業,使永久屋基地的住民能夠自立更生。
公共政策所實施的或許不是最好的政策,因為民主政治就是回應民眾的需求,回應亦是其缺失,古人:成也(蕭何)民意、敗也(蕭何)民意,這就是所謂的政策困窘,言簡意賅就是無所適從,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維護公共利益,或許有民眾對於本次的重建不甚滿意,重建的目的就是讓遭受災害的民眾能夠重建家園,這就是公共利益的表現。

 
2012-11-08
留言回應
回應內容 :
回應者 :
E-mail :
請輸入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