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日文系一年級 莎莎:
瀏覽人數:3732
與禮納里相遇

我是青輔會第四屆感動地圖團隊1+1+1>3的莎莎~因團隊主題為「八八風災災後訪查之旅」,七月底在禮納里待了六天五夜。儘管只是短短的幾天,無法深入,但卻讓我體會到部落的熱情與活力。

在還沒到重建區前,對禮納里的概念是模糊的,來了之後才有真實的感覺。「啊,原來這裡的人們是這樣生活的。」以往僅在新聞裡看到、陌生的名詞,如今是我記憶裡難忘的風景。

六天裡,我們跟著胡長老回瑪家部落、和藝術家峨塞回大社部落,也聽陳爸陳媽講舊好茶、新好茶的故事。學習許多,也感觸良多。重建區的課題是繁複而龐大的,無論是政府、NGO、部落的人們,我想都盡了最大努力在營造禮納里。而團隊也一致認為,禮納里是所有我們造訪的永久屋區裡,最漂亮的地方了。並不因房屋的外觀是小木屋,而是從各家門面的裝點能看出屋主投入的心力。使得禮納里像家,而不僅只是一處居住的地方而已。

走在部落,總有坐在門前長椅的居民跟你打招呼。老人家和年輕人會招手叫我們坐下來一起聊天、喝酒,孩子們會跑來問你照相機或手機能不能借他玩,部落是熱情地接納了我們,儘管我們是外人。在瑪家,一位媽媽說出讓我很感動的話:「不管你從哪來,來到部落裡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會照顧你。就像我們自己的孩子都在外讀書、工作,一定也有人在那裏照顧他們一樣!」在部落,感受在都市裡絕對尋不著的人情。

而在部落也學到了寶貴的「分享」,在禮納里相遇的人們都不吝於告訴我們他們的故事、帶我們一窺舊部落的風光和種種知識。我們在禮納里得了太多,太多。

而如今旅行早已結束,儘管身處在繁華的大台北,仍想念起那在台地上、美麗的部落。
謝謝你們,是和你們每一次的相遇,讓我變得不一樣。
總有一天,我們會再回到部落分享。希望那時,山裡仍是美麗的模樣。

故事發生地點:台北市
2012-08-21
HY:  

重建區的課題是繁複而龐大的,無論是政府、NGO、部落的人們,我想都盡了最大努力在營造禮納里。而團隊也一致認為,禮納里是所有我們造訪的永久屋區裡,最漂亮的地方了。

美喲,
天氣好,傍晚從長榮百合國小看高雄八五大樓,超美,不知道你看過沒,

請大家告訴大家,去”禮納里”走走,看看,記得要停下來,一定跟我們的族人鄉親聊聊,想體驗"禮納里”,可以住接待家庭,可以找”好茶懷舊棧”

 
2012-08-21
留言回應
回應內容 :
回應者 :
E-mail :
請輸入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