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媒體報導「旗山地景橋不拆了 周六開放」乙事,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指出:旗山地景橋因莫拉克颱風帶來洪水及大量漂流木,其狹窄橋墩間距10公尺,造成漂流木阻塞橋墩,減少通洪斷面,並引致洪水溢堤,確為造成旗山地區溢堤淹水之幫兇。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於97年(莫拉克颱風發生前)有作過水理分析檢討,莫拉克颱風過後辦理疏濬後亦有再作檢討其通洪量,地景橋可通過100年頻率洪水位洪水量,通洪面積雖無問題,但橋墩阻塞漂流木問題仍應儘速解決,以避免再造成溢堤淹水。據估算,旗山溪上游仍有以數億計之大量土石及漂流木停留於河道與邊坡,將隨未來之颱風暴雨下移,本問題仍應加速處理,以解除旗山淹水心腹之患。
政府在莫拉克颱風災後,合計已投入23.73億元進行旗山地區砂石疏濬、徵收用地、堤防復建及抽水站興建、橋梁改建等工程,此等工程有其設計防洪極限,雖無法確保在氣候變遷下超大異常淹水侵襲影響,但在歷次颱風豪雨均已發揮功能,惟此等努力與投資不得因旗山地景橋之風險而影響,並使旗山居民再有淹水夢靨。因此,依據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於100年3月23日召開「研商糖廠舊鐵橋(旗山地景橋)整修或拆除會議」,決議應優先考量河防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其次才是滿足交通運輸、文化資產保存需求;在不影響汛期通洪安全情況下,決定地景橋應採取拆除、重建或改建。
重建會同意任何拆除或部分拆除改建,可避免漂流木淤塞致災之方案,但正值汛期,高雄市政府仍應本於權責,以防汛安全為最優先處理原則,儘速辦理拆除橋墩,避免阻塞風險之行動。重建會將於29日晚召開協調會議以協助高雄市府儘速籌措相關預算,以達防洪、交通及景觀三贏之情況。

共創旗山地景橋防洪交通景觀三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