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蘭嶼,日出了」-朗島國小「重生」紀錄片首映發表
2012/11/14

張榮發基金會於今(14)日在該基金會大樓舉行紀錄片《蘭嶼日出了-朗島國小「重生」》首映發表會,與大家一起在鏡頭下,分享經歷強烈的東北季風及雨季施工、離島材料機具運送等艱困環境下,仍努力克服各項限制因素完成校園重建工作,瞭解海角偏鄉渴望日出的心路歷程。基金會鍾德美總執行長、前教育部吳清基部長、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張恒裕主任秘書、朗島國小胡龍雄校長以及溫文龍前校長等均參與溫馨盛會。

張主秘代表重建會兼召集人陳冲院長感謝張榮發基金會長期關心偏遠地區教育,於莫拉克颱風災後投入約達5億元協助重建工作,不僅認養朗島國小,同時也援建了雲林縣立樟湖國小、高雄市立六龜高中、屏東縣立長榮百合國小、來義國小等5所學校,以及南投水里鄉永久屋基地-長利園社區。

重建會張恒裕主秘表示,蘭嶼是颱風經常造訪的地區,且東北季風強烈,每年僅有6個月是適合運輸及施工的季節,感謝張榮發基金會團隊及相關單位用心、耐心克服工程、環境及交通的艱難,協助學校打造一安全無慮的學習遊憩空間,讓一棟融合達悟族原住民文化,兼具行政、圖書、藝文等多功能學習中心在蘭嶼鄉朗島國小校園中誕生,使朗島地區學子們,安心快樂地學習,是風雨過後,劃過朗島部落的那一道美麗彩虹。

98年莫拉克風災後,朗島國小老舊建築物經過結構技師鑑定,列為必須拆除重建的危險建築,原預定由張榮發基金會協助搭建臨時教室;經基金會現場勘查後,認為臨時教室搭建基地狹小且環境品質不佳,並立即表示願意協助學校打造一安全無慮的學習空間。

「長榮日出大樓」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考量蘭嶼地區為島嶼型氣候及夏季常見高溫及瞬間大量降雨,特別採山牆斜屋頂設計,可有效隔熱及避免積、漏水,同時利用方位特性,於面海側設計三道海浪造型擋風牆,阻絕自然災害;且能提高防風、防颱、防蝕的防禦能力,讓建築物適應嚴厲的氣候考驗。本案施作工法上也採「筏式基礎」,較一般獨立基礎堅固;混凝土之使用水泥也選定「波特蘭二型水泥」,鋼筋使用高拉力鋼筋,且鋼筋保護層厚度加大,以防止鋼筋鏽蝕。這次,朗島國小也平安通過了今(101)年8月天秤颱風的考驗,是蘭嶼地區建築施工之典範。

透過鏡頭,除了記錄重建工程外,也分享了在重建過程中張榮發先生、溫文龍前校長、朗島部落李秋子婦女及學生等投入重建人士的心路歷程及那一幕幕的感動,將災害所產生的破壞與建設,忠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並希望民眾多到蘭嶼等重建地區的學校及部落走走,除了瞭解重建成果外,也看看部落裡的耆老及小朋友們,因重建的完成,再次展現他們開心的笑顏。

今年8月天秤颱風重創蘭嶼、綠島地區,張榮發基金會也第一時間表達關心並投入210萬元協助蘭嶼、綠島等8所學校增修設備,充分展現企業的愛心,堪稱企業愛心回饋社會的典範。
 

 

朗島國小致贈紀念品予張榮發基金會

 

朗島國小學童開場表演

 

結合當地環境 朗島國小長榮日出大樓屹立蘭嶼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