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台灣尾到台灣頭 禮納里帶著愛與關懷到和中和仁部落
2012/09/11

3年前遭受莫拉克風災傷害,目前已安居在屏東禮納里部落的居民,在得知上個月遭遇蘇拉肆虐的花蓮秀林和中部落受災嚴重的消息後,自發性的組織部落代表,遠從台灣尾來到台灣頭,帶來禮納里部落滿滿的愛與關懷,溫暖和中部落居民心靈。

住在屏東禮納里部落35位排灣、魯凱族居民,長途跋涉從屏東一路搖晃來到花蓮秀林鄉(和中部落)展開三天兩夜的關懷之旅,並帶來幾頭豬隻與當地居民一起烤肉聯歡,活動過程還包括與和平地區災害自治管理委員會交流座談並分組與受災戶個別分享及互贈禮物,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執行長親自致電禮納里管委會徐惠娟主委,表達感謝部落發揮愛心的行動,並由家園處李政賢處長率同仁參與其中;活動最後還藉由獻豬儀式及晚會,全村參與人數超過300人,在淚水與歡笑聲中,南北兩地同樣經歷天災肆虐的居民敞開心胸共同分享心路歷程,場面既溫馨又感人。

8日清晨,禮納里的居民就起了個大早,坐上巴士,一路搖搖晃晃從南迴經過台東,順著花東海岸線,馬不停蹄的急駛進入花蓮,沿途雖有禮納里居民少見的美麗海洋相隨,但大家心繫的仍是能儘早與遭受蘇拉颱風災害的和中、和仁部落太魯閣族人相見,要將最熱忱的愛與關懷送達每位居民心中,同一時間,和平地區自治管委會也在程文生主委安排及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下,一起準備晚餐要來招待遠方的朋友。經過11個小時的奔波,禮納里關懷團隊終於抵達和中部落,在自治管委會幹部帶領下先到此次受災最嚴重的位址,雖然堆積的土石已經完成清運,但曾經是救難隊成員的瑪家村民說,從現場的痕跡中可以推想當日颱風豪雨中的部落受災的程度不小,來自好茶村的李金龍感傷的說,看到災害現場,回想已滅村的原鄉部落,有觸景傷情感覺,所以更能感同身受;大社白春香前村長來到安置所的廚房,回想起在隘寮營區臨時安置所的1211個日子,不禁悲從中來。

當晚和平地區自治管委會用傳統的香蕉飯來招待禮納里居民,而禮納里瑪家村董文明村長也特別帶來美味的排灣美食「吉拿富」與和中居民分享,兩地居民彼此間從不同的傳統食物開始熟稔了起來,接著的交流會中,禮納里社區發展協會徐惠娟主委以居民必需自立合作,才能有效連結政府資源,重建的速度力量才能最有效;好茶村柯光輝頭目則勉勵大家勇敢的走出不愉快的回憶,認真思考重建家園的方向、李金龍代表及杜菊美則分享部落青年及婦女在重建過程中應發揮安定家庭與部落的重要角色;大社村白仙女以重建過程中不要忘記兼具部落文化傳承的課題,瑪家村董文明村長則與部落幹部分享如何做好部落居民及政府間的溝通橋梁的工作,也說明政府與居民建立的互信關係是迅速重建的主因,並當場邀請和中、和仁部落居民到訪禮納里。

於昨天回到禮納里的關懷團隊成員,雖經旅途奔波,卻沒人喊累,徐惠娟主委說,本來大家只是想把禮納里的關懷送給同為原鄉受災部落的災民,但去過和中部落與蘇拉災民互動後,大家都覺得自己獲得更多,更確信禮納里居民是幸福的,已經有能力去關懷其他人,驗證了「施比受更有福」的價值。
 

 

兩地居民互相分享彼此代禱

 

和中自治會幹部向禮納里居民說明部落受災範圍

 

禮納里村民憑弔和中災害原址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