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求台20及21線610水災後重建方向,解決610水災後高雄市桃源及那瑪夏區對外交通問題,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莫拉克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邀請楊秋興政務委員昨(10)日召開跨部會會議,會中專家學者建議公路總局對台20、21線先簡易修復,並利用周邊替代道路維持通行,未來永久性路廊應做詳細評估。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重建工程完工率已達97%以上,僅剩部分原鄉地區道路復建工程尚未完成,610水災及泰利颱風後莫拉克颱風災後已完成的復建工程亦安然通過考驗。惟610水災桃源山區降下1,500mm雨量,導致桃源以上莫拉克中期道路再次嚴重損壞,而在台21線方面「610水災」沿線降下約1100毫米雨量,也造成那瑪夏~五里埔間中期提昇道路及橋梁嚴重損壞,迄9月10日才又恢復通行。由於短期內尚無法進行永久性道路重建,為提供留在桃源復興及那瑪夏原鄉居民基本安全便利維生道路,同時降低無效工程或重覆致災情形發生,特召開此一跨部會協商會議,以檢討復建工程修復必要性及設計合理性。
會中行政院重建會請林務局、水保局、水利署、內政部、原民會、公路總局、高雄市政府、台南市政府、嘉義縣政府等相關部會,就高雄勤和至台東向陽路段之布唐布那斯溪河道及荖濃溪與布唐布那斯溪匯流段河道整治規劃與辦理情形、未來國土規劃情形、玉穗部落聯絡道路規劃辦理與後續安全管養情形、汛期勤和路段以上復興、梅蘭及梅山三部落之住民安置規劃情形、五里埔-那瑪夏段旗山溪河道整治規劃及辦理情形、台20線勤和-復興及復興-向陽段道路規劃及辦理情形、台21線五里埔-那瑪夏間道路規劃及那瑪夏區內5座永久性橋梁辦理情形、南179及嘉129道路現況進行報告後,並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洪如江教授、顏清連教授及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蔡長泰教授、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張荻薇總經理等學者專家提供專業意見。
楊秋興政委表示,台20、21線河床都還在墊高,很不穩定,要做永久性道路真的是有困難,除非未來通過環評,目前就只能做優先作簡易性便道。那瑪夏對外聯絡可加強南179、嘉129道路安全整理,做為雨季時的替代道路。楊政委並建議那瑪夏和桃源這兩位區長,汛期道路中斷情形未來幾年恐均成常態,未來應協助農民轉栽種較不受天候影響及時間限制的作物,以因應環境變遷。
台大顏清連教授說明,布唐布那斯溪與荖濃溪匯流處,可考慮將布唐布那斯溪在匯流之前適當地點作截彎取直處理,以避免荖濃溪主流逼往左岸移動,而造成左岸繼續淘刷。610水災造成台21線6座便橋及15處路基流失,這樣的結果顯示長期重建方案,必須重新考慮設計水文量、橋梁位置及路廊選擇等因素,以免災害一再重現。
成大蔡長泰教授表示,布唐布那斯溪河口沖積扇仍持續發 展,荖濃溪左岸谷壁(削山便道)將不斷受衝擊,維護不易。 建議評估:河口沖積扇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布唐布那斯溪右岸 規畫分洪道以減少沖擊削山便道路基的水流動量。台21線所 經之處,仍有多處沖積扇及水流沖擊現象,則建議規劃淤積型便道的可能性,河床淤寬,在深槽以外之高灘地佈置便道。
台大洪如江教授語重心長指出,台灣許多河川持續變寬之中,挖河岸的任何建設都有可能崩塌而消失。山地、山坡地,伐木所引起的崩塌會是常態崩塌的10倍,開路上山所引起的崩塌會是常態崩塌的100倍以上。台20、台21線若再復建或重建,須注意地形及地質演化,並重視順向坡與崩積土坡的危險度。
世曦顧問公司張荻薇總經理說出,台20、台21線破壞嚴重,未來重建順向坡不宜,河道很多支流衝擊的地方也不宜,做便道便橋很容易損壞,但是愈便宜愈容易修,如果便道便橋把它弄高一點就愈貴愈不容易修,但是損壞的機率也就小一點,這是一個選擇,很難找到永遠不會壞。台20線肩負著東西一個交通,因為有當地居民要出入,所以除了短期修復以外,長期要做一個比較詳細的調查,長期路廊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後再尋找,因為目前還是處於不穩定的狀況。台21線當地居民需要一個維生的道路,或許就要從短、中期不同策略去看它,短期先行以簡單易修為原則。
陳振川執行長表示,由於台20、21線現場環境尚未穩定,永久性路廊規劃請公路總局詳細評估。台21線9月10日始搶通,中斷達三個月,台20缐勤河削山便道於610崩壞後仍無法搭建便道,面對不斷颱風豪雨湍急大水侵襲,便道便橋搭設搶修成為公路機關很大的挑戰,在不穩定沖積扇上更難辦理,現階段應將替代道路維持。除那瑪夏區5座永久性橋梁應儘速施工外,南179、嘉129線請相關單位把握汛期間完成設計發包,汛期後施作,希望在明年汛期前能完工暢通,俾使那瑪夏居民有一條替代的安全道路。目前勤和沿路到復興那一段都是較危險的,高雄市政府應本於權責對部落社區安全做考量。請公路總局在與林務局、水保局及水利署等相關單位相互配合下,就整體水利、水保及地質面繼續評估永久性道路的可行性。

610水災後台20線削山便道受損情形說明

陳振川政委主持610水災後台20,21線重建研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