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縣長治鄉的百合部落園區自99年8月及100年12月底分別入住第1期及第2期,分屬霧台鄉阿禮、吉露、谷川、佳暮村及三地門鄉德文及達來村民,基地在各部會挹注的重建資源推動下,漸漸顯現獨特的魯凱及排灣特色風貌,部落內的組織也慢慢茁壯,各個協會幹部更是無私的奉獻心力,與各級政府、NGO及社團組織一起攜手為部落永續發展而努力。
行政院重建會為解決永久屋基地在順利安置居民基本生活後的生計產業發展,啟動基地卜拉米專案小組,密集召開專案會議,更實際的針對永久屋基地需求,以耀動計畫出發實踐其發展方向。今(20)日由張恒裕主任秘書主持,聽取本基地卜拉米專案小組、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工作圈、屏東縣政府,針對永久屋基地未來發展方向提出說明,並和與會的各部會代表共同討論每項計畫主要發展願景。
重建會啟動卜拉米專案計畫,藉以整合各界資源,使其有效運用及發揮最大效益,會議中由擔任工作圈圈長的霧台鄉顏金成鄉長說明一鄉一產業重建計畫,將以養生廚房暨餐飲教學、部落工藝技術訓練、文化藝術表演團隊訓練、傳播媒體宣傳等為主要內容,將永久屋基地建構為霧台原鄉產業的轉運站,成為對外銷售的窗口;另外,三地門鄉包水生機要秘書亦表達,應將德文及達來2部落,納入部落整體發展的討論對象;對於久安計畫租用的台糖6公頃土地部分,因距部落較遠,致居民租用意願不高,會議中亦請屏東縣政府考量由霧台及三地門兩鄉依共同需求有效規劃,至居民迫切需要的心靈耕地部分,則請縣政府妥善規劃由基地內的空地來提供,若經6個部落共識需興設文化祭儀場所,其用地亦請縣政府協助使用規定等相關事宜;會中擔任部落文化種子團隊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我為人人實踐推廣協會說明「文化傳藝部落計錄計畫」及「創意工藝與部落產業工坊發展計畫」,希望爭取經費挹注執行,張主任秘書則請該協會先釐清其計畫屬性,將符合政府計畫支應的項目先釐清後,倘仍未能滿足計畫所需部分,再轉請紅十字會或其它NGO援助。
在與會各部會、縣政府及鄉公所、部落組織,針對永久屋基地未來發展規劃藍圖及發展定位充分討論後,部落人文藝術元素薈萃的長治百合部落發展構想儼然成形,基地將於行政中心、產銷中心、各部落多功能集會所、學校等公共設施及10間教堂陸續完成後,呈現更貼近原鄉生活的風貌,也將更具吸引參訪人潮的魅力。

即將完工的德文村集會所將提供部落全方位的活動需求

來自各級政府及部落組織充分討論部落發展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