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災後,內政部委託民間團體設置27處(101年縮減為26處)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及41處(101年縮減為39處)聯絡站,以近200名的人力,公私部門協力提供災區有關生活、心理、就學、就業、各項福利服務及轉介等服務,今年邁入三年期滿尾聲,內政部今(12)日於高雄蓮潭國際會館舉辦「愛.重生與希望」生活重建服務中心三年成果發表系列活動之表揚及感恩大會,內政部社會司司長簡慧娟、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張恒裕應邀致詞。活動除致贈績優承接團體感謝狀外,並宣告銜接計畫的啟動。
內政部社會司長簡慧娟以深深一鞠躬,表達對各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夥伴無私奉獻的感謝。行政院重建會主任秘書張恒裕在致詞時,也特別感謝3年來內政部及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的NGO慈善團體、志工夥伴及基層幹部們,讓政府在致力於硬體的永久屋興建及道路橋樑等硬體工程復建以外,也能兼顧受災民眾心靈、社造培力等軟體需求,藉由外來專業團隊力量,為災區社區注入新血,強化民眾、組織及社區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成為協助社區建立自主重建的一股重要力量。
重建會張恒裕主秘代表兼召集人陳冲院長感謝所有投入重建的民間團體與各界人士,張主秘表示,莫拉克重建ㄧ路走來,不是鮮花鋪路,而是淚水、汗水凝聚的長城,莫拉克重建有今日的成果,是因為有大家的付出、協助和投入,讓台灣因莫拉克颱風災後公私部門合作的成功整合模式,充分展現了效率、創新的家園重建新思維,這些成果也逐漸受到國際間各界的矚目,並陸續有各國前來觀摩、學習。
98年的莫拉克颱風可以說是繼921震災之後,臺灣所面臨最嚴重的災難,也是政府部門第2次成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專責督導、協調、整合與推動災後重建的相關工作。內政部為協助災區民眾重建家園,早日回歸正常生活,乃依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9條規定,編列莫拉克特別預算4億6,905萬元,委請民間團體在災區設置27處(101年縮減為26處)生活重建服務中心,以近200名的人力,公私協力共同提供災區有關生活、心理、就學、就業、各項福利服務及轉介等服務。
重建3年,內政部執行過程當中,透過在職訓練、敦聘專家學者進行專業巡迴輔導、辦理年度業務考核、評鑑,藉以強化並提昇工作人員服務職能;為使服務更貼近災區民眾所需,也相繼辦理橫向的業務聯繫會議、座談會、研討會及觀摩學習活動,讓社區有一股新生的力量正慢慢的被激發出來。而為考量各永久屋興建完成及新社區的組織發展不一,3年生活重建服務雖階段性任務即將屆期,但為能持續協助永久屋基地社區及重建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之推動,內政部已另研訂重建服務的延續性計畫,未來2年將以莫拉克重建特別預算8,000萬元,來補助地方政府於重建區設置社區的培力據點,繼續協助社區永續發展。

社區培力計畫將銜接生活重建服務中心重任

重建會主秘與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夥伴合影

嘉義縣中埔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協助永久屋居民成立日安假日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