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地區民眾陳情地景橋橋墩間距僅10公尺,極易卡住漂流木阻塞洪流,壅高水位,沖毀河堤,造成旗山淹水。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特於23日由陳振川副執行長、基礎建設處顏久榮處長及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第七河川局、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文化局、水利局、旗山區公所及當地民意代表等前往現場會勘並召開研商會議確認應以排除危及人民生命財產之措施為優先考量,安全無虞後再滿足交通便利、文化保存之需求。
廣聖醫院李嘉惠院長表示旗山地區淹水,河床濫種與地景橋阻礙水流應是主要原因。洪水退去後地景橋墩間堆滿洪水流下的椰子樹幹與山上的漂流木可以證明。政府花費巨資整建新橋、疏濬河道、強化堤防,但如果不改善地景橋問題,難保淹水惡夢不會發生。
狄斯唐工程顧問公司林董事長則表示莫拉克颱風造成旗山、旗尾橋損壞,災後地景橋提供當地旗山及旗尾地區民眾通行,與自來水管佈設,而且平時該橋做為旗山地區學生上下學及自行車通行使用,對當地交通運輸及觀光遊憩有相當大的幫助。
陳振川副執行長表示旗山地區97年卡玫基及98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市區大淹水,行政院共投入新台幣23.73億元重建預算辦理旗山地區重建,尤其是協調徵收旗山溪河道中面積廣達13.4公頃的私有地疏濬,有效降低河川水位,解決居民長期擔心受怕的水患問題,在去(99)年凡那比與梅姬等4次颱風中發揮疏洪功效,免除旗山地區的水患。
陳振川副執行長強調地景橋的處理原則應從基本問題思考,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處應優先排除,其次才是滿足交通便利、文化保存需求。會中責成高雄市政府於兩週內完成如何在不影響汛期通洪安全情況下,決定地景橋應採取拆除、重建或改建之評估報告,並做好汛期時緊急應變措施,以確保地景橋不致變成旗山再次淹水之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