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災後,為協助原鄉部落產業重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特以「原鄉特色產業計畫」為主軸,由屏東縣瑪家鄉公所提報「紅藜家園:屏東縣瑪家鄉產業重建與發展」計畫,於今(100)年3月19日假排灣國小辦理紅藜推廣園區開園活動。
在整片充滿視覺意象的紅藜園區中,開幕活動從祭司的祝禱及引燃祖靈火種儀式下正式揭幕,瑪家鄉公所陳生明鄉長表示,長久以來,紅藜乃排灣族人重要的傳統農作,已成為瑪家鄉的代表性產業。在各界協助與屏東科技大學專業團隊研發下,紅藜亦巔覆以往傳統農作價值,正式脫胎換骨成為養生食材、創意料理、工藝編織素材等高經濟價值作物。陳鄉長指出「我在此要大膽且驕傲的向國人宣布,在眾人的團結努力下,瑪家紅藜文化產業已正式向大家見面」。會中,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產業重建處浦處長忠義亦以苗栗油桐花節為例,透過文化及美學創意讓原本沒什麼特別價值的油桐花創造苗栗縣百億以上產值;期待屏東瑪家打造出另一個紅藜文創產業,以屏東彩虹瑪家媲美苗栗油桐五月雪。
「彩虹瑪家‧排灣紅藜」在部落自力打造與整體規劃下,不僅活化原本廢棄的排灣國小,重新賦予活力與生機,亦在三個月的紅藜復育及產業發展計畫下,結合鄰近的蘭花園區、穎達農場、笠頂山、涼山瀑布與禮納里部落等景點,規劃出以沿山公路(紅藜公路)為延伸的瑪家紅藜旅遊動線。
今日活動以無垠的紅藜園區與悠揚的佳義國小歌聲為背景,與會者無不被原民部落的堅毅與熱情所感動,成株的紅藜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色彩繽紛,彷彿預告了未來將以火紅的熱情點綴瑪家鄉,宣示以農業為出發點所成功帶動的另一波紅藜觀光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