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阿里山鄉莫拉克颱風災後復建工程,經過3年重建後,已有多項道路及橋梁工程完成尾聲,今年雖然受到多次颱風、豪雨連續影響,導致多處復建工程延展,但在行政院重建會督導各施工團隊積極趕辦下,梅山鄉太和社興橋、162甲線瑞太隧道、台18線71K芙蓉橋等重大復建工程,預計於今年12月底前陸續完工通車,將大幅改善阿里山地區聯外交通動線。
行政院重建會關心阿里山鄉復建工程,由基礎建設處蔡志昌副處長於10月2、3日走訪阿里山地區各項復建工程,以林務局辦理阿里山森林鐵路修護工程為訪視重點,森林鐵路遭受莫拉克颱風重創,有兩處大崩塌地區,由於崩塌區地質屬於崩積層相當不穩定,林務局克服困難採隧道工法設計施工,目前已全部發包施工中,預計103年6月底全部完工。
蔡志昌副處長表示,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享譽國際台灣高山森林鐵路,復建工程目前施工相當順利,相信小火車將如期重現,奔馳在世界人們的眼前。另外配合「再造大阿里山風華」將國家森林遊樂區環境整體改善工程,重建會協助林務局與嘉義縣政府大力推動各項設施改善,逐漸解決地目變更、建照核發,以及攤販、違建與遷村等問題,提昇森林遊樂區各項軟硬體的服務品質,讓大阿里山風華再現,成為國際新亮點,奠定國家觀光旅遊永續發展。
蔡志昌副處長並前往阿里山鄉豐山地區瞭解基礎道路復建工程與豐山陳村長、發展協會陳理事長及地方人士會談後表示,目前由於行政院原民會補助豐山地區部落聯絡道路及橋梁已完工,已改善當地交通問題及形成孤島之威脅,地方因應觀光發展需求,提出興建豐山1鄰吊橋計畫,已於今年7月上旬開會協調,希望媒合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幫助豐山地區居民實現興建吊橋計畫,讓豐山地區早日恢復風災前榮景。
莫拉克颱風災後經過3年重建以來,大阿里山地區基礎建設已陸續完成,並預計於聖誕節前舉辦台18線71K芙蓉橋、達邦國小與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等工程落成典禮,後續觀光、文創及農特產品之產業復甦,經由中央、地方、NGO組織及部落參與努力,已從風災中站起來了,人民重返安居樂業生活,不再有災區刻板印象,希望民眾前往阿里山地區旅遊感受阿里山的新風貌。

台18線71k+100(芙蓉橋)興建工程

森林鐵路49k+780~50k+100路基修護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