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將屆滿兩周年,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與高屏地區大專校院八八災區重生聯盟,明(30)日將舉辦「創新.協力.永續家園--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今(29)日首先邀請參與研討會的亞太經合會 (APEC)、歐盟(EU)及美國(USAID)等9國12位國外貴賓實際走訪重建區,透過實際訪視了解兩年來災區重建進度與創新作法,明(30)日將在國立中山大學辦理國際研討會,深入分享與交流重建經驗。
行政院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帶領國外貴賓進行災區訪視,前往禮納里部落、大愛園區、永齡有機農場及五里埔一基地參訪並拜訪居民,首站來到禮納里部落,分別拜訪瑪家頭目徐春美、好茶村陳保華村長、大社頭目賴美香等,受到居民及援建團體世界展望會等熱烈歡迎。下午,參訪團並拜訪慈濟杉林大愛永久屋,慈濟基金會大方分享其快速動員救援、成立救災中心、興建永久屋,以及在杉林大愛永久屋運作的種種經驗及心得。
陳副執行長指出,美國、歐盟、澳洲、紐西蘭、日本、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在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時給予極大的關懷與協助重建,令人感佩。藉著這次參訪行程,可看到台灣重建的成果,並可從中汲取台灣重建的經驗,對於目前同樣在救災的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將是很好的經驗分享。他強調,在重建過程中,台灣首創興建永久屋及「彩虹永續社區」的藍圖,由政府提供土地與公共設施,讓民間組織認養興建永久屋,以硬體及軟體的重建為兩大主軸,重建兩周年預估可達9成完工,約3千間永久屋,受益人數超過萬人。
參訪的各國專家學者對於台灣政府能在兩年來有近9成永久屋完工的效率,表示肯定;更讚許「彩虹永續社區」的藍圖,成功結合就業、就學、文化、心靈、發展社區再造等軟體面重建,讓在地居民享有「安居樂業」的新生活。尤其是重建區的家屋戶外佈置及裝飾都相當具有原鄉特色;政府提供土地與公共設施,讓民間組織認養興建永久屋的方式,更足為國際社會學習。
這次參訪行程除參觀了杉林大愛、禮納里二大重建永久屋,並前往杉林有機農業園區、五里埔一基地永久屋及小林紀念公園,與會專家學者對於台灣政府及民間全力重建,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

禮納里居民以迎賓舞表達歡迎及感謝

禮納里頭目盛裝帶領國外貴賓參觀禮納里

參訪貴賓在頭目家前與頭目徐春美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