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8年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原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為平埔文化保存重鎮,因水災後受到獻肚山崩落掩埋成為災區。
為紀念逝者安靈,闢建憑弔場所,撫慰心靈,及為保存平埔文化與歷史傳承,公私部門合作興辦罹難者紀念公園及平埔文物館等相關文化設施。此外,相關文化工作者並進行影像紀實,徵集現有相關影音、田野資料,以完整呈現小林村的歷史;另亦蒐集整理現有平埔族研究文獻,有系統呈現族群文化脈絡,以促進社會大眾對平埔文化的認識。
五里埔永久屋小林一村社區規劃以「保存平埔族群文化與自然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為定位,社區內除永久屋及必要之公共設施外,基地內配置有平埔文化園區為其特色。該園區主要在整合承續莫拉克颱風災前小林部落內有關大武壟平埔族文化內涵之保存功能,並規劃有平埔文物館、公廨、省親會館及多功能展售棚架等文化相關設施。未來可作為平埔族文物典藏、祭祀平埔族守護神阿立祖的公廨及每年農曆9月15日舉行的夜祭活動場域等。該園區相關硬體設施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認養興建,工程經費約7000萬元,相關軟體則由文建會負責,預計於100年8月開館。
位於高雄小林村原址南側的「小林村罹難者紀念公園」,由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行政院文建會及高雄市政府協力選址興建,面積約1.7公頃,內政部編列經費1億元,實際工程發包經費約7000萬元。綜觀小林紀念公園是以文化歷史、生態景觀、災難紀念及永續經營為整體規劃的原則及目標。公園工程預定進度包括:100年6月30日可先行完成公祠、祭祀廣場、停車場等區域;100年10月30日可完成全區之開闢。未來本公園完成後,除可讓小林居民於心靈上得以獲得慰藉外,並且也提供到訪者一處兼具環境教育及休憩的場所。
值此災後二週年前夕,藉由此紀念公園、文化園區及文物館的完成,得以重拾小林的歷史與文化記憶,使平埔族原住民文化得以繼續保存、延續,世代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