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自99年12月25日入住以來,逐漸有了知名度,一年來除了家屋佈置充滿原鄉風情外,部落內整潔有序的風格,總能吸引許多朋友介紹或不經意經過的人士造訪且留下深刻印象。禮納里安置著瑪家、大社、好茶3村的村民,他們分屬排灣族與魯凱族,有著各自的故事,一段搬遷到此的故事,然而,在居民努力經營與各界的關懷中,已朝向一個全方位的部落發展。
一年來的禮納里,猶如釀造的小米酒一樣,越來越香。一開始只覺得是一個制式化的社區,人氣也不是那麼旺,但隨著居民入住生活,這片土地已從一片相思樹林蛻變成更有生命力的部落,一個令人感動的部落。在部落裡除了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與美景和空氣外,可以聽聽VuVu講老部落的回憶,可以跟部落小朋友玩堆沙包、騎腳踏車、到球場打籃球,欣賞部落藝術家的作品,有太多饒富趣味的部落文化體驗。這個四季皆美的部落,晴天時覺得雲彩好近,還能清楚遠眺60公里外的高雄東帝士85大樓;雨天時雲霧飄緲又感覺格外的詩情話意。
屬瑪家村的vavelengan家族當家頭目徐春美說,部落人太幸福了,政府對我們太好了,協助我們到這裡來住,世展會匯集了愛心蓋房子,讓年輕人回來了,讓部落更熱鬧了。老人家用簡單直接的詞彙道出心中的感受。其實,仔細思索徐頭目的一番話,不得不佩服她的睿智。以前在原鄉時,部落距離較遠,年輕人為了討生活往往需要出外謀生,勤快的一週回山上一次,也有久久才回去一次的子女,山上常常只有老人家和小小孩,隔代教養的情形比比皆是。現在,大家住進禮納里永久屋後,回家的年輕人多了,子女們能與父母共同生活,心也安定多了,大家安居後,部落裡的小孩子變多了,隨時傳來嘻鬧聲,一個完美的人文部落,少不了的3大元素─老人、青年、小孩,讓部落活絡了起來。打造一個安全的部落是政府的責任,而部落的生命力要由部落人親自參與與營造,目前部落組織漸漸健全,如果能透過更多整合,讓有心的人與有能力的人,共同為部落發展盡心力。
部落因莫拉克風災受創,大部份族人遷居至此,逐漸定下心來,佈置家屋庭園,長輩們為晚輩們營造記憶中的原鄉面貌,要子孫們不要忘記祖先們蓽路藍縷的刻苦精神,期待子孫們安居新故鄉,讓大家知道,禮納里不只有美景,也不只將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更是一個教育孩子們的瞭解原鄉文化與尊重土地的場域,部落族人將與所有關心禮納里的人,共同打造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小小朋友回家過節

在部落的小孩

愛拍照的部落小孩

與參訪者歡樂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