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載嘉義縣原民區重建預算經行政院原民會及工程會審查設計後遭刪減3億多元,從縣長張花冠到鄒族的汪議員都覺不滿,認為中央刻意忽略嘉義,為此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陳振川副執行長今(25)日緊急邀集相關部會,以及阿里山陳明利鄉長、汪志敏議員及各村村長等,假阿里山山美村集會面對面溝通說明,會後充分化解雙方歧見,預算主管機關刪減有理,原遭剔除之復建工程也有補救之道。
原民區莫拉克颱風災後復建計畫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供水系統、部落基礎復建以及部落聯絡道路復建工程,嘉義縣阿里山鄉行政院原民會原匡列經費17億餘元,其中部落聯絡道路復建工程標案大多因超過5千萬元故需送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審查,相關設計案件經審查後遭刪減3億餘元,也因此遭致嘉義縣長和民意代表之不滿。溝通會中汪議員特別澄清,他對行政院重建會及原民會對阿里山地區災後重建所付出之心力,絕對是肯定和感激,但對於原民部落復建工程原本核列經費都已不足,設計審查再被刪減如此之多深感不解,希望審查單位能清楚說明,讓鄉親們充分了解以免肇生不滿。
行政院工程會與會代表說明主要原因有三大類:一是單價過高,再就是有重復致災之虞,三是設計工程項目與原提報不符。單價過高部分較無爭議,有重復致災部分審查委員避免投資浪費,所以建議改成簡易修復,項目不合部分因與提報申請審查作業程序不符,致主管單位無法核准。與會地方負責提報災情與復建工項之承辦人員也說明當初因受災嚴重,提報時間又有限,無法深入災區詳細提報致有所疏漏,經充分溝通說明後,汪議員和與會村里長表示能理解公務人員依法辦事的原則,原民會與工程會代表亦同意地方充分檢討,如確有需要可重新舉證提報,陳副執行長在最後語重心長表示,政策執行時之所以會遭到誤解,常是因為欠缺充的溝通和了解,希望以後不要只以文來文往,口沫相爭,應多面對面溝通和說明,這樣政策執行和推動上才能順遂,也不會因遭致誤解而橫生阻力。
會前陳副執行長另抽空訪視達娜伊谷週邊相關復建工程,包括達娜伊谷、褔美兩座景觀吊橋及崩坍地治理工程,施作單位咸表示均可於七月底竣工,因此特別指示隨行之產業重建處陳德褔副處長邀集觀光局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水保局、林務局及地方等單位檢視全區環境,加強整理及綠美化,同時也請社區發展協會安麗花理事長,配合前述工程之完成,發動部落居民落實整理園區環境,迎接外賓,讓達娜伊谷的光華再現。

視查達納伊谷吊橋工地

視查褔美吊橋工地

溝通說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