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繫部落文化延續,保存西魯凱族人的傳統文化,擘劃長治百合園區永久屋基地永續社區藍圖,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以下簡稱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於本(14)日至屏東縣召開會議,邀請教育部、屏東縣政府及地方意見領袖,共同商討新設分校的可行性。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提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興建備災校區需求計畫,規劃分校校區面積約1公頃,所需經費約5,500萬元。屏東縣杜春生議員指出,如果一個部落沒有學校,將不被稱為部落,未來學校興建完成,不須擔心學生人數不足問題,魯凱族倶有非常高的民族團結性,學生一定會回流,學校興建對族人意義非凡。杜勇雄神父表示,學校是族人的共同記憶,也是部落的根,莫拉克颱風災後約有半數左右族人選擇離開受創嚴重的部落,遷移至長治百合永久屋基地,希望能藉由學校的連結,延續與原聚落的情感、記憶和文化。
陳副執行長表示,一個完整並追求永續發展的社區不能缺少從事教育的場域,尤其是原住民部落。學校是社區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傳統文化能世代相傳的重要元素,部落族人也一直希望能在永久屋基地內設置一所傳承魯凱文化的學校。
陳副執行長進一步說明,重建會將運用大陸善款發包節餘款協助興建,不足的經費也將協調教育部、行政院原民會等相關部會予以協助,全力支持霧台國小長治分校設置。未來學校完成後,除了教學、社區休閒及文化傳承的功能外,汛期間也將作為備災校區,讓位處山區的霧台國小學生有上學安全疑慮時,能疏散撤離到分校上課,不致影響學童就學權益。並請屏東縣政府儘速進行規劃設計工作,過程中也必須邀請部落意見領袖參加,將魯凱文化元素融入建築設計。
長治百合園區永久屋基地規劃安置屏東縣霧台鄉受災民民眾,在評估基地安全性並徵得族人同意下,選定原中央廣播電台長治分台29公頃土地闢建。基地第一期工程由慈濟基金會援建,興建164間永久屋,並已於去(99)年8月入住,第二期106間永久屋由紅十字會與長老教會援建,興建工程也即將展開,屬西魯凱族系的霧台鄉族人即將在此展開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