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與臺東縣大武鄉公所為促進當地的產業重建發展,繼日前舉行『原住民傳統及改良服飾製作班』開訓典禮後,鄉公所推動的「原鄉特色產業三年計畫」中有關「大鳥傳統市集」的硬體工程也已完工,今(20)日舉行揭牌啟用儀式,行政院重建會產業重建處浦忠義處長、行政院原民會宋仙璋委員、臺東縣政府高真健秘書及徐智堅秘書、大武鄉公所王福源秘書、大武鄉民代表會黃建賓主席、大鳥村唐中興村長以及在地社團組織代表共同參加,未來行經太平洋的台九線的遊客可在此購買到大鳥部落居民製作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品。
行政院重建會浦忠義處長致詞時表示,在莫拉克風災發生當時,雖然台東大武鄉一度淪為「南迴孤城」,但經過二年多來各單位積極的進行重建工作後,各項重建目標均已陸續完成,這次藉由行政院原民會「原鄉特色產業三年計畫」500萬經費的協助,使得座落在台九線南迴公路旁的大鳥遊憩區,最近有了新面貌。不但讓原有的閒置空間能再利用,也透過硬體建設重建與就地取材的裝置藝術,使具有原住民意象的「大鳥傳統市集」將成為大鳥部落居民的展售服務據點,透過在地銷售與服務更能直接與遊客分享在地特色產業,同時也創造部落產業文化生態的新契機,也期待未來串連大武鄉台九線周邊資源讓災後重建的成果呈現,讓文化創意能與經濟產業有效接軌,以促進在地的產業發展。
大武鄉公所王福源秘書表示,除感謝行政院重建會、行政院原民會與台東縣政府的協助外,但最重要的是部落居民必需有自己站起來的體認,透過執行「原鄉特色產業三年計畫」的機會,更凝聚了部落自救與團結心,除能讓部落居民早日走出陰霾外,也讓遊客能更容易接觸到原住民的傳統文化。
重建會指出,「大鳥傳統市集」在建設過程中加入了傳統建築素材竹子及茅草,增添在地排灣族風味,該市集的落成與啟用,所代表的意涵不單單只是硬體建設重建的成果,除能讓部落居民能傳承祖先留傳下來之優良手工藝文化外,也希望部落居民能將創新思維結合傳統文化精神研發出新穎的藝術成品,進而創造在地就業與創業機會,以增加收益並改善部落居民的經濟生活,同時並賦予原住民手工藝新的生命。

大鳥傳統市集開幕剪採儀式

由公所王福源秘書帶領貴賓開起傳統市集大門

南興村得勝教會帶來精彩迎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