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泰武國小在莫拉克風災後,成為危險堪虞區域,在教育部及重建會媒合明基友達,順利與部落一同在吾拉魯滋部落重建,在等待重建的過程,師生們維持教學品質,學生們所組的古謠傳唱隊也努力維護其傳統歌謠,在新校舍落成的同時發表新專輯「歌開始的地方」,大受好評。該專輯這次參加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比賽,一舉入圍最佳跨界音樂專輯、最佳傳統音樂詮釋、最佳專輯包裝、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編曲人等五個獎項,消息傳來師生們都欣喜不已。金曲獎預計六月二日將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頒獎典禮,老師們也將北上參與盛會,為學生們加油。
校長伍麗華說,泰武國小推展古謠已有很多年的歷史,2005年,查馬克老師帶領學生深入部落採集古謠,透過不間斷的田野調查,一字一句的口傳心授,一音一調的反覆習唱,唱歌的孩子穿越了時空,來到祖先曾站立土地上。孩子們以歌聲唱出古老的優美歌調和詞語,讓部落老人感動落淚。唱歌之必須是為了把祖靈帶到身邊,為了重回聖山前的第一道瀑布,再一次接受飛瀑中最小水分子的浸染,感受排灣之文化傳統之美,而排灣的歌謠正是這微細的水分子。
她說,泰武國小畢業生都要登上排灣族的母親山~大武山,在大武山頂唱歌給祖靈聽。這是每個畢業生的使命,在山頂上告訴祖靈「我畢業,長大了」。這是一項有難度的挑戰,對協助維護安全的老師們也是一個挑戰。但泰武國小這項傳統一直沒有改變,即使是在莫拉克颱風後,學校歷經四次遷校的過程中,木雕課、古謠隊、登大武山一項都沒有中斷,這是泰武國小師生令人敬佩、激賞的地方。
泰武國小古謠隊的靈魂查馬克老師說,對排灣族而言,每一首歌都與部落、家族歷史息息相關,連情歌、祭典歌都有一定的規矩。孩子們謙虛且尊敬的學習,透過歌謠吸收排灣族文化的養份。他強調,採集並傳唱排灣族古調歌謠是自己該做的事,他只是單純地陪孩子們在排灣族的文化成長,讓孩子們真正的當個部落的孩子。期待未來在部落祭典時,有更多人能唱出純正的歌謠,傳承排灣族的文化。
來自大武山的排灣族美聲天籟「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曾受邀到德國、比利時、法國、盧森堡、日本、中國大陸演出,去年獲得日本NHK電視臺《Amazing Voice》節目觀眾票選第四名,更被歐洲媒體認為「最親近土地的聲音」。這次將會獲得幾項傳藝金曲獎大獎,令各界期待。

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的新專輯獲傳藝金曲獎五項入圍

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的新專輯-歌開始的地方,獲傳藝金曲獎五項入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