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為強化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及居民推展觀光旅遊行程,特於今(5)日舉辦第二階段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培育計畫第二場次跨縣市經驗交流會,邀請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成員及居民60餘人至嘉義縣新港文化基金會、板頭社區發展協會參訪,希望透過經驗交流活動,瞭解各社區操作觀光旅遊經驗與作法,找尋永久屋基地在地文化特色,活化永久屋基地觀光旅遊。
上午為主題分享與對談,分別由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及板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謝東哲主講,以多年推行社區營造經驗,一同和與會者討論社區推動文化觀光及產業發展理念,分享社區如何運用當地文化特色,結合人文生態環境,推動各項社區文化觀光措施,並介紹笨港考古文化遺址、寺廟剪黏及交趾陶等傳統工藝。
陳錦煌董事長曾任921重建會執行長,分享921地震災後重建社造經驗,並特別以「新港客廳」為主軸深入淺出談社區產業發展過程,他表示:「近幾年來在天災嚴重侵襲下,影響了觀光、產業及心理層面,從921地震到莫拉克颱風的經驗,讓社區學習面對千變萬化的環境,從頭思考產業發展出路。新港社區以人員組織管理為基礎下,找出在地獨特性資源,從初級產業到三級產業,生產與服務串聯起來,逐步形成在地產業特色,並提供就業機會照顧弱勢,加強人員心理層面提升。透過社區成員共同努力,以及累積社區產業基礎下,附加價值為形成獨特的文化觀光旅遊,每年也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作客,認同並在地生活,也使新港社區居民更樂於投入社區工作。」
下午行程由新港文教基金會導覽員陪同引導參訪成員走入新港街道,介紹新港社區周邊營造點成效,並搭乘板頭社區遊園車,沿途導覽板頭社區周邊文化觀光設施,以及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體驗捏陶、馬賽克拼貼DIY樂趣,悠閒探訪園區造林景致,行程收穫滿載。
行政院重建會產業處陳處長德福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後政府即推動12處產業示範點、一鄉一產業、卜拉米專案及耀動計畫等來協助原鄉及永久屋產業發展,目前也收到成效,而未來永久屋基地觀光產業的基礎,現階段主要聚焦在營造人才,文化種子就是社區人才的培育,社區總體營造觀念的建立,需政府及民間單位長時間投入關心,永久屋基地有新故事、文化與產品,都須透過人才與組織來創造及整合,期盼文化種子能為社區永續發展的基石。
行政院重建會家園處劉副處長敬宗指出,永久屋基地為新成立社區,在推展各項社區工作上,都需居民長時間摸索配合,形成社區文化與共識,感謝文化部積極辦理跨縣市經驗交流活動,讓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與居民,實際觀摩成功社區經驗與作法,感受社區熱情的招待與作客的喜悅,希望來參訪的成員,在這次參訪行程能有些許啟發,回到所屬的社區後,都能找尋出自有社區文化特色,並規劃吸引眾人目光的精緻文化深度旅遊路線,讓更多的人走訪永久屋基地。
文化種子參訪新港板頭社區交趾陶剪黏成的堤防大壁畫
各縣市文化種子參訪板頭社區營造成果
新港社區代表與各縣市文化種子經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