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重建會今(5)日由陳振川執行長召開重建區五大流域汛期整備情形,陳執行長針對五大流域含高屏溪、曾文溪、濁水溪、林邊溪、太麻里溪上游河道及集水區仍有大量土石未清除,汛期時恐隨洪水沖刷而下導致災害問題,要求水利署建立防災基本資訊平台,整合流域權責機關,作為連繫窗口以利彙整相關資料,該平台也可作為河道的掌握與橋梁道路衝擊的影響,以利防災、減災、避災的參考。
重建會表示,會中同時擬定合理計畫作為防汛要求,並訂於每季(本年9月至12月)由水利署聯繫召開相關會議,行政院重建會協助控管,於年底提出完整報告,作為防汛因應及評估重建工程之安全性,以保障重建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會議並邀集五大流域轄管單位水利署、公路總局、水保局、林務局、台東縣政府、屏東縣政府等單位來檢視目前汛期準備情形,並邀請重建會委員顏清連教授、洪如江教授、蔡長泰教授,土木與水利專家學者卡艾瑋教授、陳天健教授等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召開檢討會議,從風險面深入評估重建工程的安全性及其不足處、汛期各項防汛整備情形、及因應緊急應變措施。
與會者先由五大流域上中下游的中央主管機關分別做防汛報告,水利署特別針對高危險堤段全面檢查水利構造物,並提供高屏流域桃源堰塞湖採破堤引流方式經驗供參;林務局提出漂流木處理標準程序及對堰塞湖訂定監測及預警標準作業程序;水保局提出以聚落安全為核心做土石流防災自主檢查;公路總局除針對易致災重點地區之橋梁及路段進行封橋、封路管制及監視作業,特別於台18線沿線建立緊急停駐空間,以待救援之需;縣管河川的主管機關屏東縣府及台東縣府也表示已備妥防汛塊(消波塊)、移動式抽水機及開口契約工程等防汛工作。
重建會委員顏清連教授等請水利署估算上游泥沙若再一次如莫拉克降雨量侵襲,請評估水利署建造物是否足夠安全,另外也請水利署考慮洪水量的侵襲,再請公路總局就復建與重建工程對於橋梁受災原因檢討;此外,洪如江教授更提出台灣島有隆起及削平現象,每年會有2.7億立方公尺土石量會從山上下來,另外河道變寬及河岸後退等自然演變現象也會有砂石下來,並建議國內在防訊情資蒐集上可借道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衛星雷達提供影像來協助防救災工作,與會學者對於土砂變遷及土石搬運都提出相當的研究與調查報告,提供與會者作防汛因應對策的參考。
陳執行長對於各參與單位防災整備的努力與辛勞表示感謝,但請各流域上中下游的水利、水保、林務、公路及地方政府相關單位再彙整協調,全面檢視已完工工程及現有狀況是否有安全顧慮再予以評估,對於山路橋河上各種構造物如堤防橋樑等,避免防汛缺口應即作補強防汛因應;另外,對於防汛安全評估不足部份如河川治理及土石問題的侵襲,請各單位應予重視邀請專家學者做必要性的風險評估,及其因應意見包含必要時要進行非工程的減災效果作為。

陳振川執行長召開五大流域汛期防汛整備檢討會議

陳振川執行長與重建會委員共同檢討五大流域汛期整備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