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重現山芙蓉 阿里山芙谷峩橋完工
2012/12/27

 「嘉義阿里山芙谷峩橋完工了!」阿里山居民及觀光旅遊業者引頸企盼的台18線71K芙谷峩橋,於行政院重建會督導、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施工團隊全力配合趲趕下,即將在本(12)月31日完工,也正式宣告莫拉克颱風災後復建工作告一段落,後續公路總局通過安全勘驗後開放通車。

 
台18線阿里山公路於莫拉克颱風時多處邊坡崩塌、路基流失,造成道路中斷,嚴重影響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尤其是71K路段,由於道路所在邊坡整片滑落陡峭山谷,已無容納設置道路空間,經評估後改採以大跨距橋梁避開崩塌區。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阿里山公路在政府投入重建預算近新台幣11億元及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施工團隊全力搶修下,98年9月15日全線搶通,99年6月25日開放甲類大客車通行,至101年12月31日71K芙谷峩橋竣工,整體復建工作已告一段落。芙谷峩橋通車後,除提供用路人更安全、便利及舒適的通行道路外,更大幅強化國際級觀光景點阿里山風景區對外交通命脈,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公路總局五工處嘉太工務所賴世寶主任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後,台18線阿里山公路共計辦理29件復建工程,其中71K芙谷峩橋是最後一件道路災修工程,也是唯一一座橋梁。橋梁全長198公尺(含前後引道共316公尺)、寬9 公尺,工程經費將近新台幣3億元,採半穿式不落墩鋼拱橋設計,以避開大崩塌區及崩塌潛勢範圍。
 
賴世寶主任補充說明,工程99年5月16日開工後,先完成上邊坡削山整出便道,提供施工期間往來車輛通行使用,並施做邊坡掛網植生保護後,再進行橋梁主體工程。由於該橋跨越陡峭山谷,施工便道及平台設置不易,工址並需隨時注意上游崩塌區滑落鬆動土石,山區午後又常起霧或下雨,不但須克服天候更需挑戰惡劣的施工環境,施工困難度及風險相對提高。所幸一路走來,在行政院重建會督導,及公路總局暨所屬施工團隊發揮互助合作精神,逐一克服困難,並通過101年610水災、泰利、蘇拉、天秤颱風考驗,順利趕在今(101)年底前完工。
 
「芙谷峩橋」以鄒族原住民語音FKUO命名,其命名由來「芙谷芙谷峩」為當地地名,意味著滿山遍野的「芙谷峩」樹,其國語學名為「山芙蓉」。「山芙蓉」亦為鄒族之吉祥樹種,樹皮纖維硬實,將樹皮纖維染成紅色與山豬獠牙製成男臂飾配戴,可驅惡避邪,護身祈福。芙谷峩橋橋身彩繪代表鄒族的紅色,在綠色群山中顯得相當醒目,完工後,象徵吉祥長久的山芙蓉再次綻放在阿里山,為大阿里山地區增添一處美麗景緻。
 

 

芙谷峩橋已完成瀝青混凝土舖設

 

紅色芙谷峩橋在晴空下相當醒目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