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重建會為推動災後鄒族特色產業發展,3月21日在嘉義縣觀光旅遊局召開「產業重建示範點─鄒族特色產業專案會議」,產業重建處處長浦忠義擔任主席,期望透過交流溝通,加速落實產業重建示範點成為部落災後產業重建指標亮點。
行政院原民會、交通部觀光局阿管處、行政院農委會嘉義林管處、嘉義縣政府民政處、嘉義縣觀光旅遊局、阿里山鄉公所等單位代表都出席,共同討論「產業重建示範點─鄒族特色產業」規劃內容及執行進度,以及「原鄉特色產業計畫」可協助及配合執行事項。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課長杜力泉指出,鄉公所已規劃有阿里山鄉農特產品展售促銷、包裝行銷、充實農業機具設備等相關工作計畫,將檢討調整計畫內容後,依程序提報行政院原民會申請補助。嘉義縣觀光旅遊局長鍾鳴時則強調,縣府將綜合性檢視相關計畫目前實際的辦理情形,配合「再造大阿里山風華計畫」,針對「鄒族文化節慶設計」、「農特產品輔導」、「觀光整備」及「創新思維」等四大工作面向重新思考,包括工作圈人員的重組及投入資源盤點,在兩個星期內提出具體方案,以推動後續工作。
行政院原民會代表盧谷砳樂說,依原民會計畫審查經驗,各縣市提報之部分工作內容多有重覆,建請地方政府做好橫向聯繫並考量工作項目之必要性、效益性與可行性,盤點現有工作項目執行情形,如有新增工作項目需求,可在4月15日前依行政程序函報原民會彙整,以利4月下旬召開會議審查。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莫拉克颱風造成阿里山鄉道路、橋樑、電力、電信與供水中斷,重創鄒族經濟產業,如不積極主動投入資源協助輔導,將使阿里山鄉鄒族原住民生活陷入困境,甚至造成鄒族部落文化沒落,重建條例執行期程只剩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期望透過專案會議加強產業重建工作的協調整合,不但應檢討過去執行成效,更應積極規劃後續推動工作重點與期程,讓重建工作於100年底前及101年8月前能具體展現階段性成果,尤其當初所提示範點部分必須有更明確的重建成果亮點,以產生帶動的火車頭效應,開創災區產業振興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