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學會(下稱中工會)美洲分會代表召集人陳錦江博士、副召集人鄭永松博士等一行6人,於昨(15)日拜會甫當選第68屆中工會理事長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兼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雙方除就台美公共建設近況及最新工程技術進行交流外,陳執行長亦就十月底珊迪颶風造成美國東岸重大損失乙事表達關切,並分享我國莫拉克重建經驗供參。
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工會)成立於1912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的工程學術團體,長期以來對於加強我國與國際工程人才的交流合作,引進工程新技術,推動高科技發展,以及提昇國內工程教育環境,鼓勵優秀青年學子精進所學、在各個專業領域貢獻所長,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始終扮演著關鍵的推手角色。
中工會個人會員萬餘人,遍及海內外,涵蓋產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與政府機關各領域專業人士;團體會員80單位。為利會務推展,現於台中、高雄、花蓮、新竹皆設有分會組織;國外則另有日本分會、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及歐洲分會,負責連繫海外華人工程師,推動國際合作事宜等。而為了吸收優秀的工程人才,中工會也向下紮根,目前在15所大學設有中工會學生分會。
陳錦江博士等人此次來台主要係參與中國工程師學會於12~13兩日所舉辦的「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該會議自民國55年由李前資政國鼎以及孫前資政運璿創辦以來,每2年一次邀請旅居歐美之學者專家歸國,針對最新的工程技術與議題進行研討,迄今已進入第24屆,美歐代表24人並於14日由中工會林俊華理事長及陳振川執行長陪同下晉見馬英九總統,提交本次討論會之總結報告,並就我國經濟及科技發展、國際關係與災後重建等交換意見。
由於此次會議包含現代化都市更新及永續環境科技等與公共建設相關之多項工程議題,爰陳錦江博士等6人特於返美前拜會主管全國公共建設發展的工程會,期相互交流台美間公共建設及工程技術發展近況,並向甫當選中工會理事長的陳執行長表達祝賀之意。
陳振川執行長於交流中,除就上開工程議題分享國內經驗,並對陳博士等旅外學者願意返台參與研討,提供美國最新工程觀念和技術供國內各界參考乙事表示肯定外,同時亦對十月底珊迪颶風造成美國東岸重大損失表達關切及慰問之意。陳執行長並特別引述我國莫拉克颱風重建經驗,說明莫拉克重建採用政府、NGO與企業合作之模式,在安全、尊重及效率原則下於半年內提供610戶永久屋及三年餘完成永久屋基地3,439戶永久屋安置受災民眾並發展彩虹永續社區過程,並能由起始之衝突,溝通及互信下逐步和原住民等族群逐步完成重建工作。另交通建設及公共設施的恢復雖為災後復建首要之務,但後續災民心靈重建和當地經濟復甦等無形的復建才是另一項考驗的開始,建議美方政府應予同樣的重視。
陳錦江召集人對莫拉克重建表示肯定,並認為美國東岸重建可參考此模式,他們將在美國廣加宣導,並播放重建實錄供關心之台灣重建之海外僑胞瞭解過程。陳執行長表示將寄送莫拉克重建書籍等資料供美洲分會七個駐點,並歡迎上網參考本會重建資料,並能於下次來訪時參訪重建區。

陳執行長分享小林重建經驗

中國工程師學會美洲分會陳錦江博士等拜會陳振川執行長

中國工程師學會美洲分會代表與陳執行長交流重建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