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重建會所規劃的莫拉克重建紀錄影片巡迴展,台北場次圓滿落幕!活動由12月3-5日連續三天放映15部重建影片,參與人數逾1,800人,觀眾反應良好,影片座談提問熱烈,觀眾同時有機會與導演及重建區居民直接互動,現場的展售攤位更是擠滿選購人潮。本次巡迴影展透過影片故事人物經驗分享,不只成功地讓社會瞭解重建區居民透過各界協助,從災害後重新出發積極面對挑戰的努力成果,同時也鼓勵大家前往重建區旅遊。
今(5)日上午場播放李三沖導演拍攝的「嘉蘭八八重建」、王佳瓅導演拍攝的「嘉蘭新家園」,兩部影片主題皆為「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重建歷程,導演深度刻劃在經歷了八八風災的考驗,嘉蘭這個台東美麗的小村落,穿越了莫拉克的陰霾,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努力投入大量經費、整治太麻里溪、維護部落安全、興建永久屋社區、傳承排灣文化,同時也把原本遭到淹沒的農耕地,透過河川疏濬回填,把失去的耕地重新復原,交還給部落繼續發展農作,如今嘉蘭重建的成果,讓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下午場則播放蔡一峰導演拍攝的「走了一個莫拉克之後」、國防部「軍民同心走過風雨」紀錄片及許慧如導演的「鄉關何處」。「走了一個莫拉克之後」是描述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與桃源區的布農部落的重建過程,並透過影像紀實,呈現該地區歷史變化與居民重建的心路歷程;「軍民同心走過風雨」紀錄片則是完整記錄國軍協助災民撤離、救災的驚險過程;「鄉關何處」敘述了莫拉克風災後,小林平埔文化的失落與傳承。
影片座談中,許慧如導演表示,紀錄片只是從某個距離忠實呈現重建過程的各種面向,希望大家從災難重建過程中學習經驗,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從新站起來,勇敢走出去。蔡一峰導演也表示,紀錄片是給未來留下見證,重建各種政策是對是錯,現在其實很難有個定論,但感動的是重建區居民積極面對災難的精神。
來自高雄那瑪夏的陳秋香,目前住在大愛園區永久屋,她則分享在八八風災後,為了生計及延續文化,與社區媽媽共同成立伊特鳸工作室的艱辛歷程;而屏東禮納里部落居民徐惠美提到,感謝重建過程中,政府部門及NGO團體一路上的付出及陪伴,讓我們可以發展部落特色產業,維持生計,傳承部落文化,最後歡迎大家有空到禮納里部落走走,給居民們支持與鼓勵。現場座談溫馨感人,觀眾踴躍提問,互動熱烈!
台北場次圓滿落幕後,接下來的莫拉克影片巡迴展活動將移至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演藝廳,於12月11-13日上午9:30至下午16:30連續播放三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與!

民眾踴躍參加

現場影片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