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北的劉小姐因為想看號稱台灣最美麗的台東縣多良車站,而順道參訪了位在多良車站旁的向陽薪傳木工坊,由於被陳列的精美木工藝產品所吸引,劉小姐購買了該木工坊製作的折疊小座椅,並依習慣向店員殺價,木工坊陳瑞隆經理當場同意給劉小姐打了8折,由於結帳時人潮不少,劉小姐回台北後發覺陳經理可能少算了1張椅子的錢,想釐清實情,於是上網查詢向陽薪傳木工坊,進而了解更多向陽薪傳木工坊的背景,深受感動。劉小姐於是寫了一封信,不但補足可能未付的那一張椅子的錢,更主動將其他兩張椅子的折扣差價退回,這封信現在被該木工坊陳列在展示櫃上,感動了前來參訪的遊客。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向陽薪傳木工坊是在莫拉克颱風災後,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利用漂流木資源,發展台東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案例,由承德油脂公司捐贈專款1,000萬元,並經林務局委託「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輔導培訓對木工創作有興趣之原住民學員,不僅讓其生活可以改善,也讓學員在創作中找到漂流木的價值,使原住民無形的傳統文化,能轉化成無數的有形商品,並運用這股創造力,產生維繫家園的能量。
重建會指出,向陽薪傳木工坊運作機制,秉持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目標,遵循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原則,充分發揮漂流木的價值。重建會也強調,災區復建與社區重建不只是房子的重建或提供,更應該包括社會關係的維繫與創造地方就業機會,以工作權確保傳統智慧的傳承與部落氏族關係的重建。
這封信不僅讓我們看到協會與民間企業的互動,甚至與學術界的資源結合,更看出台灣社會匯集而成一股力量強大的愛與關懷行動,這就是台灣社會最大的資產,也是莫拉克災後重建最大的核心價值,這樣美好的故事應該被更多人知道,不管是透過實體建築空間或者是虛擬的網路網絡,傳遞善的美意,就像劉小姐信中所言,這些款項是她支持向陽薪傳棉薄之力,希望這顆種子能發揚、茁壯、永續長存。

向陽薪傳木工坊擺設劉麗貞小姐的來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