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民眾建澳聯盟成員共計17名,今(23)日參訪屏東禮納里部落,行政院重建會人員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八八重建辦公室全國成執行長也到場,與訪賓分享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及社區扶植工作經驗。參訪團拜訪禮納里部落社區管理委員會,並與部落居民互動,深刻體會台灣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過程,感受社區向上力量與原住民部落文化氛圍,對政府快速安置災民、推動產業及文化重建的效率,留下深刻印象並給予高度讚揚。
參訪團主要成員係來自澳門各社區管理委員會主管人員,構建以「共建美好社區 共享優質生活」為其核心價值,對澳門社會變遷議題有許多精闢見解;此次到訪台灣,將探討包括集合式住宅推動社區營造時應具備的基本思維,以及如何協助社區居民凝聚共識等問題,並與台灣社造有成之社區交流與汲取成功經驗,除分享在澳門從事街坊營造的努力過程外,並實際瞭解台灣莫拉克風災後重建的公私協力合作模式及其亮眼成果。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政府在重建過程中,以迅速及明確的決策體系,帶動政府與民間的資源的投入,以專業的管理效能,整合各界力量,在災後3年多即完成98%以上的重建工作,以永久屋為例,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預計興建42處3,543間永久屋,目前已完成40處3,481間永久屋。
行政院重建會指出,為打造永久屋基地「彩虹永續社區」的願景,並協助遷居於永久屋的居民適應新居住地的環境,該會積極整合各單位資源,挹注重建區產業、就業、文化、社造、生活、就學及族群等所需,藉由各永久屋基地「工作圈」瞭解部落意願與共識,透過「卜拉米專案」整合各界資源,並以「莫拉克產業重建耀動計畫」貫穿執行;該會強調,政府及民間,在此次重建工作中著實發揮了緊密合作實力,快速提供豐沛的資源來進行全方位的家園重建,其成果已成為國際有類似災難的國家及地區,作為重建經驗與知識的重要參考來源。
參訪團團長陳德勝表示,澳門近年以來,因為經濟環境的急速變化,已嚴重的衝擊居民生活品質,老舊社區的發展步調受到嚴格的考驗,藉由此次到訪禮納里等社區,體驗社區組織運作的重要;成員李玉培補充說明,澳門人口數僅53萬左右,因這幾年來博彩業成為主要的發展行業,每年湧入約3,000萬觀光客,雖帶動城市經濟變好,卻讓居民生活空間直接或間接被壓縮了,社會問題也隨之而生,也讓人嗅出許多隱憂,他對今(23)日到訪禮納里,實際了解社區組織及運作的理念操作方法,受益匪淺。
此行,參訪團成員對台灣政府、民間團體及部落族人在莫拉克風災後,發揮智慧、共同努力打造新生命與生活目標的重建成果,均表示敬佩,也會將訪問重建區的諸多見聞,帶回與相關領域產官學界分享與學習,把澳門打造為一個優質的宜居城市。參訪團後續將參訪南投縣埔里桃米社區及高雄市楠梓區真正昌社區。

世展會全國成執行長與訪賓分享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及社區扶植工作經驗

澳門訪賓參觀好茶部落陳再輝家屋佈置

澳門訪賓觀賞禮納里原住民家屋建築文化語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