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那瑪夏環保小學重建過程 國家地理頻道4月22日首播
2012/04/20

全球氣候異常,讓世界各國重新反省大自然與人的關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學校高雄市那瑪夏民權國民小學,是政府與台達電子基金會合作下誕生的一座鑽石級綠能小學,國家地理頻道團隊記錄了整個重建過程,今(20)日於臺北火車站舉行重建紀錄片《偉大工程巡禮-那瑪夏環保小學》首映會,並將在今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晚上7點全球首播,之後還會在世界上更多國家播映,預估全球將超過1億多收視戶,一同見證台灣莫拉克災後政府結合民間企業合作的偉大重建工程。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陳振川執行長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援建單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讚賞他們以「四心」完成高雄市那瑪夏區民權國小的重建工作,即以「愛心」立即並全力的投入、以「耐心」克服工程、環境及交通的艱難、以「細心」將環保及傳統文化意象融入建物、再以「用心」的態度來執行。學校不僅將當地布農族及南鄒族文化融入校園建築中,在環保材料的利用上也大量採用國產木材-柳杉,結合綠建築工法,完全融入當地景觀特色,並增設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系統,讓學校一年可以有65%的節能成效,是節能減碳最佳的環境教育示範。另外,採多功能設計的民權國小,在天然災害發生時,也可作為那瑪夏地區的避難場所,對於防災備災以及當地居民意義非凡。

陳振川執行長表示,重建區以環保與文化展現,此項理念也獲得熱心公益的NGO及企業認同,除了這次民權國小外,像是台東縣嘉蘭國小,校園設置1座3瓩防災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屏東縣泰武國小設置1座67.5瓩太陽能發電系統也都是此一理念的展現,尤其泰武國小的發電系統,除供學校本身用電外,每年尚可有多餘的電力回售台電公司,校園中照明設備採用節能的LED燈具,教室也採自然通風系統之綠建築設計。

他並提到,此次災後重建在永久屋的興建也力求落實綠色永續環保理念,故除學校外,行政院重建會也將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熱水器及風力發電等綠色能源建設,導入各永久屋基地、防災避難建築設施中,例如政府已編列8,400多萬元在永久屋基地公共設施、偏遠高風險地區及重建學校設置67處發電設施以因應防、備災需求,該設置發電量合計有351kWp(瓩);另外已完成高雄市五里埔小林社區、杉林日光小林社區、雲林縣東興社區及南投縣長利園社區等永久屋基地248戶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工作,每年每戶可節省8,700元電費;行政院重建會也協助屏東縣政府推動「養水種電」計畫,以林邊鄉無養殖登記魚塭或遭受風災流失埋沒的蓮霧園為施設點,邀請民間廠商投資劃設示範區約43萬4,445平方公尺,並於今年起陸續運作送電,預計每年可增加再生能源發電量4,336萬2,000瓩,減少CO2排放量3,208萬公斤,都是綠色永續環保理念重建的展現。

最後,他希望透過國家地理頻道的鏡頭記錄,將災害所產生的破壞與建設,忠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並希望民眾多到重建地區的學校及部落走走,除了瞭解重建成果外,也看看部落裡的耆老及小朋友們,因重建完成再次展現他們開心的笑顏。
 

 

民權國小師生與校園圖書館模型合影

 

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執行長致詞感謝及分享

 

那瑪夏民權國小啟動及首映敲鐘儀式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