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原住民族建築文化語彙成果觀摩活動 呈現文化重建之豐富多元特性
2011/12/09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今(9)日於高雄市月眉大愛園區及屏東縣禮納里部落等二處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永久屋基地,舉辦原住民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的成果觀摩活動,主要是藉由觀摩已興建完成之建築語彙成果與推動經驗,讓其他尚未進行的第二期計畫施作人員、住戶、公部門有觀摩及學習機會。此次活動由原民會夏錦龍副主委等貴賓帶領來自嘉義、台東、高雄、屏東等4縣市16大永久屋基地,近250位居民親臨現場觀摩、取經,希望更能精確瞭解計畫的目標與內涵,促進第二期計畫之推動。

原住民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由行政院重建會協調原民會補助永久屋居民自行美化家屋外觀,建構原鄉傳統文化之建築風貌,連接他們和原鄉之土地情感,行政院原民會特研擬以每戶最高補助新台幣10萬元,自行辦理家屋外觀文化圖騰意象施作。也就是針對永久屋基地之文化環境重建,採「部落自主規劃」、「部落人做部落事」之操作手法進行部落風貌、文化地景、建築倫理等之家園重建;此次觀摩活動上午於月眉大愛園區揭開序幕,並自月眉大愛園區開始導覽,過程中解說人員對原民住戶家屋建築文化語彙、故事性及施作傳統工法進行簡介,另參訪園區內市集、琉璃及竹編工坊等,瞭解園區產業及手工藝的發展。

下午參訪行程安排前往禮納里部落觀摩,除了解住戶家屋文化意象及故事性外,更體驗到部落如何將原居地自然資源及石板等傳統建材與工法運用於家屋外觀。導覽行程結束後,特別邀請永久屋基地住戶及工藝匠師個別分享執行經驗與心得,其中盧啟村工匠藝師更分享如何將原住民的故事及文化圖騰製作成「動畫」,讓家屋裝飾可以更生動;隨後即進行意見交流,分享原鄉部落文化永續傳承及安置遷居重生的意義。

行政院重建會副處長章正文表示,對於一個族群文化的表徵,不應只是語言、歌舞及其相關紀錄或文獻資料而已,亦應保有該部落「文化地景」與「集體記憶」,才是表明及再現該族群存在的最佳實證。所以,針對文化重建執行策略特別新增「建築語彙及文化環境營造」之執行策略,其主要政策目標在於:以有形的建築表現證實無形文化價值的存在,並找回部落傳統工法及社會凝聚力,除增添永久屋之文化豐富性及多樣性外,亦可為部落遷村史留下記錄。而這個計畫鼓勵以家戶成員自行施作或採部落內「換工」方式辦理為主,所以,無形中增加了重建區的工作機會。

章副處長補充說,第一期計畫至今年11月30日,辦理永久屋基地等6處永久屋基地約710戶,目前各家戶已陸續完工及辦理驗收事宜。換言之,已有710戶之原住民永久屋入住戶受惠。第二期計畫也已於今年9月1日開始受理申請,由各永久屋基地原民家戶向所轄鄉公所提出申請,並至12月30日截止,待完成申請手續後即可施作,預定完工期限至明(101)年6月30日,第二期計畫預計辦理17處基地,將有約1,015戶之原住民永久屋入住戶受
 

 

永久屋居民參訪屏東禮納里部落

 

行政院重建會章副處長與永久屋居民即興跳舞

 

原民會夏錦龍副主委(右1)帶領近250位永久屋居民參訪高雄大愛園區

 

與永久屋居民意見交流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