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梅山鄉太和社興橋今(7)日熱鬧舉辦通車典禮,行政院重建會張恒裕主任秘書、嘉義縣張花冠縣長、梅山鄉劉宏文鄉長、鄉民代表會簡土水主席及當地議員與村里民眾齊聚以歡喜心情,共同參加典禮。
重建會張恒裕主任秘書表示,這一個多月來,太和地區喜事連連,11月7日瑞太隧道通車、12月2日太和國小竣工,今日社興橋通車,僅代表重建會召集人陳冲院長及陳振川執行長恭喜大家。社興橋為太和地區村里間重要聯絡道路,莫拉克颱風時遭洪水沖毀,行政院重建會運用內政部莫拉克特別預算重建經費約2億1仟萬元補助嘉義縣政府,續由梅山鄉公所辦理興建工程,通車後不僅改善仁和國小學童通學的安全及便利,並可大幅減少農民運輸時間及成本,促進當地觀光產業蓬勃發展。感謝縣府施工團隊及地方人士的協助,才能使社興橋能順利完工通車。
嘉義縣張花冠縣長首先感謝中央於莫拉克颱風災後在梅山鄉周邊道路於共投入約18億元辦理重建工作。3年多來,隨著各項重建工作逐漸完成,居民也展現非凡毅力,從災難中勇敢站起來了,而且過得比以前更好。
梅山鄉劉宏文鄉長也表示,感謝行政院重建會、內政部及嘉義縣政府協助社興橋重建,讓太和村的學童及民眾有一條安全便利的橋梁。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社興橋及瑞太隧道是串連瑞里、太和、來吉、豐山、草嶺、奮起湖等風景區為嘉義縣重要觀光旅遊路線。梅山鄉瑞太地區除有古道、綠色隧道等著名特色景點外,更有相當豐富之螢火蟲生態資源,幾乎一年四季皆可見,也因此列在行政院重建會及交通部觀光局出版的重建區旅遊手冊中23條旅遊路線之一。社興橋通車後,連接前往群山環繞、巨岩遍立的豐山地區更加便利,一睹石鼓盤瀑布群、蛟龍大瀑布等自然天成風景,亦可前往素有工藝部落之稱的來吉,村內一花一草一物皆是素人藝術家的創作,一睹鄒族原住民藝術風采,未來更配合行政院大阿里山風華計畫,推動大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成為重建區之新亮點
通車典禮在社區陣頭、鑼鼓隊精彩表演展開序幕,經與會貴賓案前上香祝禱祈求通車後往來通行車輛、人員一切平安、橋梁基業永固,並於剪綵後,一起步行通過社興橋後順利結束。

重建會主祕與貴賓一起剪綵

重建會主祕與貴賓謝土祭祀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社興橋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