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2月17日刊載「適應不良風災永久屋月月有喪家」一文,從災後復原情況統計,並非如所述嚴重。世界各地發生大型災難均可見災民災後徵候群症,在心理、生活及環境適應上面臨困境,以我國921大地震後數年自殺死亡人數持續上升就是問題。因此在莫拉克災害後,除基礎建設、永久屋、產業及文化外,政府也特別注重及面對心理問題。幸運的是災後三年,吸取921經驗,衛生署結合地方政府、NGO及早啓動心靈重建,加上宗教從第一時刻之陪伴,及原住民較開朗及適應天然環境能力下,重建區縣市自殺死亡人數於100年反而減少13%。住在禮納里部落有三個村共計483戶,其中瑪家村與好茶村適應良好,並無異常,而大社村則因部落內部意見衝突及村選舉問題影響,致中繼於龍泉營區及剛遷入禮納里部落初期階段有長者適應不良而身亡增加情況,隨教會、國小、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逐步完成,教會牧師說明近兩年來已逐適應,沒感受此情况。行政院關心災民,不敢低估情勢,莫拉克重建特別條例也經行政院、立法院通過延長兩年,以加強產業、文化、就業及社區營造等工作,重建會更於去年7月通過「莫拉克災後重建耀動計畫」,結合政府、企業及紅十字會等NGO團體,加速推動產業重建。
在中央部會,分別由行政院農委會執行永久屋基地農業發展計畫、交通部 (觀光局) 執行永久屋基地觀光產業行銷推廣計畫、文化部執行永久屋基地文化種子培訓第二階段計畫及行政院原民會執行原住民永久屋基地產業發展計畫,作為後續產業落實之發展計畫。各重建區在今年己逐步恢復經濟活絡,各永久屋基地社區居民們也積極自主站立,朝永續發展努力。在大災難後,部落災民是不得已遷離他們所熟悉鍾愛的原鄉,讓我們共同努力,協助他們建立安全的新故鄉,也歡迎大家親自造訪他們的新家園,經由觀光消費協助他們發展產業,相關資訊請洽行政院莫拉克網站http://88flood.www.gov.tw/。

屏東縣禮納里永久屋部落

國外友人參訪大社部落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