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地方災害防救辦公室於今(30)日參訪莫拉克颱風災後高雄重建區,此行共10輛中型巴士,由石增剛主任帶領約200位實際執行災害防救人員,在行政院重建會陪同下,實地走訪杉林大愛園區、永齡有機農業園區、日光小林社區、平埔文物館及小林紀念公園等,了解重建豐富成果,並體驗重建區蛻變後新風貌。
一行人首先抵達杉林大愛園區農特產市集,現場展售大愛傳統技藝班的編織、十字繡、串珠、石雕、琉璃珠等工藝品,以及住民們調製的愛玉、咖啡、梅子等美食,當地居民更以熱情的傳統歌聲熱烈歡迎參訪貴賓,讓眾人留下深刻印象,隨後,參訪日光小林社區,對於慈濟及紅十字會協助捐建永久屋,均表示肯定及感謝之意,而社區整體公共設施、環境綠地規劃及滿足心靈、生活、學習、就業、文化與信仰等各層面需求亦稱許有加。
隨後,參訪永齡基金會所援建永齡杉林有機農業園區,藉由農場人員專業引導解說,瞭解園區具布農文化特色之建築物以及有機農業栽培生產本著BOPT(建設、經營、利潤、轉移)的精神,以協助基地產業發展為目標,帶動永久屋基地永續產業發展,使居民在安居之外,也能學習有機農作專長,確保永續生計。參訪人員一致認為由政府及NGO團體協助重建及企業對社會回饋責任之模式,可作為各國重建之典範。
最後前往參訪五里埔永久屋基地、小林紀念公園及小林平埔文化園區文物館、公廨等,透過社區受災居民親身述說及社區協會林建忠理事長實地引導,了解小林村受災心路歷程及災後重建的艱辛歷程,並深入體驗平埔文化特色。
本次災防辦公室參訪團透過造訪高雄重建區體驗相關建設、特色文化及產業,更對我國政府與民間團體通力合作、發揮驚人的效率,於短時間內即完成兼具安全、美觀功能的永久屋興建感到佩服,尤其,對重建過程中能以尊重族群的精神,輔導居民以自主的方式將珍貴的原住民及平埔等在地文化重現在新社區,展現更具價值的重建成果,均留下深刻印象。

平埔文物館內社區居民擔任導覽解說工作

參訪人員在小林紀念公園遠眺小林村原址

參訪人員與大愛園區表演者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