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新新聞8月1日報導「報告總統,一再重建中」乙案,行政院重建會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完工率已達97%以上,目前僅剩部分原鄉地區道路復建工程尚未完成,已完成的復建工程亦安然通過610水災及泰利颱風考驗。
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執行長說明,基於政府應盡到照顧民眾的責任及義務,風災過後,若發生道路、橋梁中斷,導致民眾受困孤島,政府立即動用開口合約廠商進行搶險搶通,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行,提供一條緊急維生道路,做為災害搶救、居民撤離、民眾就醫及物資運補使用。後續再由災區縣市政府提報行政院工程會邀請專家學者赴災區現場實地勘查,依災害現場地質及環境條件,檢討復建工程修復必要性及設計合理性,避免造成無效工程或重覆致災情形發生。
莫拉克颱風復建工程設計時已充分考量致災原因,並納入山路橋河共治理念,選擇適切復建工法,避開邊坡及行水區不穩定區域,避免影響河川通洪斷面,並重新檢討河川堤線,尤其是橋梁採長跨距、深基礎及高橋墩等高抗災設計。610水災及泰利颱風僅造成部分臨時便道及便橋受損,已完成復建的旗山、甲仙、六龜、新發等橋梁及太麻里、旗山、舊寮、林邊等堤防等均安然通過考驗,未有任何損壞。
610水災及泰利颱風受創最嚴重的高雄市台20線桃源勤和至復興及台21線五里埔至那瑪夏路段,因原道路沿溪床闢建,莫拉克災後,沿線邊坡嚴重坍塌,河道堆積大量土石,河床擴寬抬升,道路柔腸寸斷,環境相當脆弱,無法照原路廊辦理永久性道路復建,而且新路線需審慎規劃並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短期內無法興建完成。惟為提供留在桃源復興及那瑪夏原鄉居民基本維生道路,及避免道路遇雨即斷,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及生計,現階段僅能暫時以提升溪床便道的抗洪能力來維持,但仍無法抵擋610水災及泰利颱風所降下豪大雨侵襲。
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執行長呼籲,由於山區仍堆積大量砂石,隨時會隨汛期洪水沖刷而下,造成災害。礙於山區交通不便,疏濬砂石耗費成本太高,且數量太大,短期間內無法將淤積砂石運出,政府僅能就急要段、瓶頸段及危及部落安全河段優先進行疏通。而且以工程方式保護部落安全,有其限度,加上現階段僅能就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發布警戒,無法預測及防止類似小林村邊坡深層滑動災害。希望居住在經評定為特定區域或安全堪虞地區民眾,在汛期颱風豪雨警報發布後,應配合疏散撤離,就地在原鄉安全避難處所安置或至政府所興建永久屋暫時安置或依親,以保障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