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行政院重建會的媒合,屏東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將從高雄市政府四維養工處「樹木銀行」引進22棵大榕樹,移植栽種在園區公有土地上,今(3)日由屏東縣政府邀集霧台鄉公所及部落代表共同勘選種植地點,不久的將來將成為綠樹成蔭的新樂園。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住有來自霧台鄉谷川、吉露、佳暮、阿禮部落及三地門鄉達來、德文部落共近270戶居民,面積廣達29.6公頃,是一處全新興建的部落及社區,亟須大樹栽植,以快速營造柔和的綠蔭環境。雖然,每個莫拉克重建永久屋基地規劃興建之初,都有景觀綠化的設計,但大多因為經費的侷限及考量大樹移植不易,所規劃的栽植都以小苗為主,大一點的也不過是胸徑10公分左右的小樹,還須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有大樹成蔭的感覺。尤其長治百合園區地處屏東,是典型的南部氣候,園區土地又皆為砂石礫地,土壤保水性較差,夏天的炎熱是可想而知,所以部落居民一直都希望能有大樹生長成蔭,加速營造園區內的綠化時程。
日前部落的管委會柯清雄主委就期待說:我們部落真的很想要大榕樹,因為在我們的原鄉部落,不管是在路邊或是在屋旁,都可以看到大榕樹,樹下平時都可以看到小朋友在玩耍,大榕樹就像我們家園的守護者,我們的希望樹一樣。行政院重建會積極尋找媒合,日前找到一批大榕樹,該批榕樹是因道路工程影響,移植到高雄市政府四維養工處「樹木銀行」假植的榕樹,胸徑介於30~80公分左右,這些樹也都要10幾年才有這麼粗壯,非常符合部落的需求。
目前屏東縣政府已完成移植樹木棵數確認,今天由部落共同討論最合適栽植地點,並將於近日開始移植作業,完成後除可增添園區內綠覆率,也幫這些大樹找到最佳的伸展舞台,相得益彰,相信在未來的2、3年內,一定可以發揮它枝葉繁茂、綠化成蔭的效果,及重現部落小朋友在大樹下嘻戲的景象。
行政院重建會家園處李政賢處長強調,這些經過截幹、斷根,目前寄住在「樹木銀行」的大樹,如能再透過專業的挖掘、包土球的程序,移植到長治百合部落預留樹穴,並給予一定時間的養護,很快的必能憑添綠意盎然的部落景觀,他也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及屏東縣政府的積極協助,更呼籲園區居民好好照顧這批得來不易的大樹,讓它們陪同部落世世代代的繁衍成長。

空曠的產銷中心前庭將種植大榕樹

重建會協助勘選適宜移植大樹空地

預定移植至長治百合部落的榕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