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政務委員兼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今(22)日召開「再造大阿里山風華計畫」第14次專案管控會議,因主要協調整合工作均已完成及重要執行工作均已逹成預計目標,大阿里山地區已展現全新風貌,陳振川當場宣布專案管控會議結束,後續執行將回歸各部會繼續辦理,並由行政院重建會接續後續整合及推動工作。
陳振川政委表示,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地區降下2,854公釐雨量,鄉內25座橋梁有23座被沖毀,337間房屋損毀,是莫拉克颱風受災最嚴重地區。災後,在政府推動「再造大阿里山風華計畫」整合各項復建工作及各單位全力配合執行下,完成將台18線阿里山公路及台21線新中橫公路打造成風雨無阻高抗災道路;區內道路、橋梁復建僅剩山美、全仔社、來吉及科子林等4座橋梁尚未完成;森林鐵路也即將復駛至奮起湖;森林遊樂區內也完成了沼平車站、旅客服務中心、簡易市場改建及人車分道、兩處公廁新建等等,入口轉運站及香林國小服務區也積極辦理中。
陳振川政委指出,大阿里山地區莫拉克災後復建工程除提升抗災標準外,並融入當地鄒族、布農族原住民文化意象圖騰元素,展現比災前更佳、更安全的風貌,就如同921集集地震災後日月潭復建一般,利用災後重建契機,投入資源進行整合,重新打造旅遊產業環境,並推上國際觀光舞臺。根據嘉義林區管理處資料,阿里山遊樂區在98年前年平均入園人數均約90萬人次,98年8月莫拉克風災重創阿里山地區,99年遊客人數銳減至71萬人,歷經相關單位努力,101年遊客人數達歷史新高208萬人,而102年截至5月底累計遊客人數已達180萬人,足見大阿里重建有成,已成為災後重建亮點。
由於主要協調整合工作均已完成及重要執行工作均已逹成預計目標,後續包括打造台21線新中橫公路結合自然景觀及原住民文化故事圖騰,成為最美麗景觀大道,並於汛期後檢討開放通行大巴士、台18線阿里山公路新建7處明隧道及邊坡保護再強化抗災能力、投入近新台幣近2,300萬元打通前往來吉鐵達尼石及天水瀑布步道,促進當地觀光產業復甦,並結合在地鄒族原住民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放沼平車站、香林國小攤位提供販售鄒族原住民產品及媒合朝麗阿里山賓館引入鄒族傳統舞蹈表演與精緻手工藝品,增加文化內涵等工作,將依據「再造大阿里山風華計畫」持續推動。

再造大阿里山風華會議

執行長和與會人員合影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民感謝執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