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永久屋心靈耕地 部落族人生活的夢田
2012/12/11

 莫拉克颱風災後遷居至永久屋的部落族人,始終難以捨棄過去在原鄉農事耕作的習性,透過政府規劃永久屋基地居民的心靈耕地,讓日常居住在永久屋基地內的老人及婦女有適當的耕作空間;透過耕作勞動,紓解身心,親近並認同這片土地,藉由種植傳統作物,兼具文化傳承意義。

 
在屏東縣長治百合部落園區達來部落聚會所旁,達來部落VuVu三姐妹趁著雨後天晴,土地濕潤鬆軟,結伴在甫申請配得的心靈耕地整地除草,「我要種蕃薯呀,我的姐妹是來幫忙的,謝謝政府幫忙,我們才不用每天在家裡看電視,還可以在這裡挖挖土、種種東西」,VuVu一面訴說喜悅心情,一面不忘回頭吆喝在旁玩耍的5歲孫子「不要去踏壞鄰居剛種下去的花生」。
 
在原鄉部落,族人熱愛親近土地與大自然,習慣利用住屋附近耕地或畸零地,種植經濟作物或傳統作物,或賴以維生,或自給自足,是原鄉部落族人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自從莫拉克風災後,因為房屋毀損或原居地不安全遷居到永久屋基地的部落族人,生活中不只失去對原鄉土地的依戀,更因為遷居導致生活環境的變遷,造成心理上種種的不適應。尤其對於日常居住在永久屋的老弱婦女而言,回原鄉耕種的路途遙遠,只能利用永久屋周圍可用空間,灑下種子,等待收成。因此部落不斷透過種種管道,一再提出永久屋耕地需求。
 
政府了解族人思念土地及渴望耕地的心情,提供永久屋基地內的閒置土地或是租用鄰近的台糖或公部門土地,積極規劃遷居到永久屋族人的心靈耕地,提供族人閒暇時種植日常所需的非經濟作物及小米、紅藜、芋頭及樹豆等傳統作物,除了傳承文化傳統,也讓族人可藉由農作紓解負面情緒。目前高雄市杉林大愛園區、屏東縣禮納里、長治百合、新來義及吾拉魯滋部落均已規劃完成永久屋居民專屬的心靈耕地,並依據部落共識,分配給個人申請戶或由部落族人共同耕作,其餘永久屋基地的心靈耕地則持續依居民需求規劃中。
 

 

長治百合達來部落媽媽忙整地除草

 

禮納里好茶部落族人採收蕃薯葉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