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將屆滿兩周年,今(30)日由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與高屏地區大專校院八八災區重生聯盟於國立中山大學共同舉辦「創新.協力.永續家園-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界及關心災後重建的各界人士與會,本次國際研討會邀請亞太經合會(APEC)、歐盟(EU)、美國(USAID)、澳洲、紐西蘭、日本、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等9國12名專家學者蒞臨交流,為本次研討會增添不少國際性的宏觀思維。馬總統特別於會前接見國外貴賓及國內援建單位代表,表示感謝之意。
馬總統致詞時表示,莫拉克造成慘重災情,也給大家反省的機會,政府於災後不斷吸取經驗,並歸納1P3R即防災、救災、安置、重建;1P為Prevention就是防災,應該將災害的防救時間往前移,在災害來臨前即行撤離,而不是等到災害來臨時才展開撤離,也就是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佈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第1個R是Rescue救災,從莫拉克災害中得到寶貴經驗,如行政院農委會建置在全國的防災專員即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成效,據統計若沒有防災專員的協助,莫拉克災害傷亡人數會往上提升至少1,000人,平日即應執行危險區域居民的撤離演練,建立起防災體系,在災害來臨前即可有條不紊的撤離行動;第2個R為Relocation安置,政府已經規劃安置空間,並列入撤離演練,讓危險區域居民都知道要撤離到哪一處安置地點。第3個R為Reconstruction重建,馬總統認為莫拉克重建速度快且妥適,災後重建最重要的不是緊急命令,因為災害防救法就有具體規定,而是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的通過,莫拉克災後20天就通過特別條例,簡化相關程序,才是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快速且妥適的關鍵因素。
馬總統進一步表示,莫拉克災後重建兩年的檢討可歸納為預防不足、救援吃力、安置快速及重建妥速,預防不足係因為颱風時常侵襲台灣,造成民眾習慣用舊有經驗思考,不願在第一時間撤離,當瞬間面臨大量災害時,受災區域廣大,政府必定無法全面關照所有災民,所以造成救援吃力,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防災、離災」,在災害發生之前,提早將民眾撤離危險地區,大部分的人都到了安全地區,救災便相對容易,即使財產損失再嚴重,日後都可以賺得回來,但是寶貴的人命就換不回來。
馬總統強調,莫拉克災後政府立即提供災區附近軍營及榮民之家等場所安置災民,此項創舉讓安置動作能快速完成;至重建妥速,則是政府與民間合作共同投入重建工作,由政府提供土地及公共設施,民間單位來興建永久屋、基礎設施及產業重建,藉由民間的高效率、創意及與災區民眾長期互動特性、提供災區民眾最適合的居住環境,不只提供「房子」,而是一個溫暖的家,並逐步落實就業、就學、文化、心靈、社區再造等,讓永久屋基地成為多采多姿、有機成長及世代發展的彩虹永續社區。
研討會的開幕儀式由總統與林中森秘書長、陳振川副執行長等與會貴賓共同「點亮希望之燈」,為重建區居民、也為台灣的未來祈福,綻放光明的天燈象徵著莫拉克颱風的災民已經逐漸揮別傷痛,並逐步邁向希望的未來。

馬總統致歡迎詞

馬總統與國內外貴賓合影

馬總統與貴賓們共同為國際研討會點亮希望的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