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國內颱風、地震頻繁,偏遠山區及原住民部落通訊困難,為提升偏鄉地區緊急救難及防救災通報時效,政府推動「防救災緊急通訊系統整合建置計畫」從規劃設計迄今已屆10年。目前中央及各地方災害應變中心已建置救災指揮通信平臺車、衛星電話及HF無線電通訊等系統。莫拉克颱風災後,內政部檢討即有防救災通訊資源,編列莫拉克特別預算7.3億餘元辦理軟體管理、人員訓練及硬體設備的改善,未來若發生重大災變,在民營電信系統中斷時,可利用這些系統迅速傳遞災害訊息,提供中央、地方災害應變中心作為救災指揮、調度、協調的依據。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莫拉克颱風後,政府已整合現有資源並考量系統相容互通,優先補強受災鄉鎮及未建置防災通訊系統的災區村里,逐次補足現行通訊系統的不足。在軟體管理部分,首先進行防救災緊急通訊系統的定期測試及自主檢測,並辦理衛星行動電話操作教育訓練、不定時隨機抽測通訊功能及設備使用操作實地測試等作業。
在硬體改善部分,辦理莫拉克風災災區緊急應變通訊設備建置,採購衛星電話684套,提升災區通訊品質;建置119受理報案設施,增加救災時效;充實災民收容救災據點通訊設施、購置筆記型電腦473台及小型發電機設備238台等;另建置災害預警與偏遠地區無線電通報系統、整合各直轄(縣)市災害應變中心環控、視訊、音訊系統,以及建置偏鄉地區緊急、災害通報專用無線電系統。內政部已於101年底針對各地防災通訊系統進行測試,相關設備均可正常使用。
此外政府已結合國內各民營電信業者,在高雄地區設置高抗災通信平臺,皆已於100年全數建置完成啟用,該通信平臺不僅有一般通信功能,即使在惡劣的災難環境下,亦能發揮救災通訊的功能,甚至可與國軍救災通訊設備介接使用,提昇防救災效率。
行政院重建會指出,莫拉克颱風重建區設置防災通訊設施已具成效,對未來的緊急救難及防災通報效率的提升,將有莫大的助益,但是無論多好的設備,最重要的是居民防災意識,並落實「防災重於救災、離災重於防災」、「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等防救災要領。

防災通訊平臺車

防救災專用機動式衛星系統

微波固定通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