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台日防災科技交流 彰顯更多重建實務挑戰
2011/11/23

行政院國科會國際合作處與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共同主辦,中華經濟研究院籌辦之台日防災研討會於11月20~21日假六十年歷史日本防災科技研究重鎮之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舉行。雙方就近期發生台灣莫拉克颱風,日本之311 M9世紀強震海嘯,9月3日颱風12號(塔拉斯)及9月19日颱風15號等大型地震颱風災害進行交流探討,會場中提出許多最近災害調查研究成果、重建進展及經驗分享,對促進雙方防災科技與實務提升均有相當助益。

在311大地震,焦點均集中於海嘯及核災影響,M9大地震啟動及地震所直接造成之災害則探討較少,實際調查發現其對核電廠管理系統,及對福島附近之東北新幹線及鐵公路等橋梁結構亦造成相當損害。高橋良和教授調查發現,特別是在東北新幹線停駛50天,主要是因電桿損壞,而橋梁橫梁及國內也使用之多層鉛心支承墊(LRB)亦有相當數量之破壞。我國莫拉克颱風災後造成十處堰塞湖,小林村旁堰塞湖崩壞並造成下游甲仙、旗山地區重大災情。中川一副所長調查指出,日本第12號颱風塔拉斯亦在紀伊半島引發深層崩塌土石崩落造成17處堰塞湖,迄今仍有五個堰塞湖具危險性。另15號颱風也造成赤谷地區五個堰塞湖,仍在謹慎處理中。中川一副所長指出奈良和歌山崩塌喪命62人中有47人未避難,地方政府窮於應付洪水之際,實無法顧及崩塌問題,應建立其避難勸告機制。

間瀨肇教授對311大地震引至日本史上最大海嘯帶來災害實地調查,指出地理屏障、港口防波堤及未傾倒破壞之防潮堤均可達成削弱海嘯威力的功能。千木良雅弘教授對台灣莫拉克颱風小林村及2011年12號塔拉斯颱風在紀伊山地降雨所致深層崩壞提出調查分析與破壞機制,指出應就地區地形發展史,事前地質變形瞭解及降雨高峰後要注意崩塌發生。日本現能大略指出危險地區,但哪裡會發生,何時會發生仍難掌握,預警尚未建立,這是台日所應加強合作研究課題。千木良教授提供珍貴剛於Geomorphology期刊第127期發表之小林村調查論文供參考。

多多納裕一教授指出311地震造成4~6%GDP損失,極端已成常態,災害具有複合、連鎖影響及廣大面積特性,對不同產業型態、不同城鄉型態均有不同衝擊,國際產業及供應鏈等形成複雜系統,必須全民進行減災,並推動綜合防災學來因應挑戰。

中島正愛所長指出日本311之八個月後仍在努力尋找重建策略與做法,對於台灣在結合政府、NGO與企業力量迅速投入災後重建的成果與效率感到敬佩。面對持續災害來襲,除加強防災,災後重建回復力(resilience)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一定要用最快速度重建復原國力。對於台灣採用有彈性與效率進行重建,來面對複雜與無法完成掌握之天然環境及社會系統,是值得學習。這是〝調適〞性(adaptive management)重建管理,日本雖精於工具及方法論,但對此方面倍感缺乏。

陳振川副執行長指出日本在今年就遭受311大地震與第12,15號颱風連續侵襲,對國家造成重大人命與財產損失,重建、救災與災害相互運作,疲於應付,政府仍在努力中,日本與我國國土環境與災害均相似,雙方經驗交流極為重要。在都市化、少子高齡化、災害高頻率化情況下,國家、社會與人民相互依賴度增加,如何加強政府、NGO、企業、社區、個人之防災及重建能力前各國最重要之挑戰。對於強化〝社會管理系統〞來因應天災之挑戰,是目前各國最重要之課題,行政院重建會將於明年5月2~4日在高雄舉辦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s國際會議,加強此方面經驗交流及推廣。
 

 

陳副執行長,國科會張清風副主委,中經院梁董事長等與日本代表合影

 

行政院重建會陳副執行發表莫拉克重建成果與經驗分享

 

台日防災研討會研討情形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