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國小是台灣第一所百年原住民小學,不僅是鄒族學童的教育場所,更是達邦社與特富野社兩大部落的文化搖籃。莫拉克災後,在財團法人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的援建下,經歷2年多的重建過程,預定於102年農曆年後完工,一座兼具現代教育與傳統文化的美麗新校園,將矗立在達邦部落的最高點,俯瞰並守護著鄒族未來的主人翁。
日前,為加強督導偏遠山區校園重建進度,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劉敬宗副處長特別前往阿里山鄉達邦國小校園重建基地現場會勘,目前工程進度已達約94%,現正進行周邊景觀工程等後續收尾工作,劉敬宗副處長除了解達邦國小目前工程施作情形外,並協調援建單位TVBS基金會加強督導所屬團隊確實管制期程,讓學校師生能於2月底前搬遷至新校舍上課。
達邦國小位於高聳的阿里山山間,也是大阿里山區學生數最多的學校,校園重建過程中,除了設置教室、視聽教置室、鄒族資源中心、教職員工宿舍等空間外,在規劃設計時,因鄒族的莊新國校長的參與,也把鄒族文化融入校園的每個角落,從空中俯瞰,校舍形狀就像是鄒族象徵土地、生命與潔淨的生命之結,天際線上也融入鄒族男子羽冠意象、校園後方的莊氏祭屋以及校門口的百年神社步道、石階等,處處皆可看到鄒築文化記憶。
結合自然、生態及人文的達邦國小,以「鄒語教學」、「傳統祭儀」、「小小勇士營」、「玉山探源」、「部落巡禮」、「傳統技藝」等六大主題課程為學校主軸發展中心。六年級學生需通過玉山攻頂的考驗,才能領取畢業證書的傳統,也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每屆畢業生在汗水與淚水中登上玉山主峰,是達邦國小畢業生必經的試煉;莊新國校長也藉由此活動,勉勵學生,人生就像登山,有時很辛苦,但克服困難後,就是成功的喜悅,並期許學童要超越自己,成為鄒族真正的勇士。
這次,達邦國小校園重建,經歷選地、徵收、設計、水保、建置臨時校區、開工到完工,因囿於山區,雖然每個階段都是困難重重,但經過行政院重建會督導協調嘉義縣政府及援建團隊,在政府與TVBS基金會的共同合作下,歷經24次專案會議,一一突破難關,將在完工的那一刻,共同迎接那感動的喜悅。

校舍形狀就像是鄒族象徵土地、生命與潔淨的生命之結

校園內文化記憶-莊氏祭屋

達邦國小新校舍預定將於102年農曆年後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