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承載來自三地門鄉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及霧台鄉好茶村共483戶莫拉克颱風受災戶,目前,部落生活已漸安定。本月5日,行政院重建會同仁透過實例,與禮納里部落文化種子學員分享繪製部落地圖的技巧,讓大家有更深刻的認知與學習更新的概念,重建會透過卜拉米(Pulami)計畫協助禮納里部落文化種子繪製部落地圖,藉由部落內資源盤點,將人才、特色、景物及文化創意等據點,點繪在部落地圖上,建構完整部落發展樣貌,同時記錄文化脈絡,社會大眾便可透過部落地圖來趟深度的文化絲路之旅。
禮納里部落入住至今,已吸引許多國內外訪客來訪,今年八月,來自港、澳及大陸的150位大學生造訪禮納里,感受了原住民部落豐年祭的神聖氛圍及部落家庭的溫馨接待,留下美好的回憶,九月份,同樣來自澳門的藝術家協會也循線來到部落,用彩筆畫下雨中的禮納里部落,藝術家們無不讚嘆這山腰上的美麗部落是如此優雅可人。來訪者更將禮納里透過網路介紹給世界各地朋友,已吸引對岸雜誌出版社探尋遊蹤報導。
11月份來自中國北京的遊客,經過朋友的介紹來到禮納里,以其曾參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重建經驗來比較,除了驚訝能在這麼短的期間就完成大部份的重建工作外,更佩服在安置居民的工作上做得如此周延;除了對台灣政府、民間團體、居民三合一的重建家園合作模式感到印象深刻外,更羡慕政府在永久屋完成後,繼續推動陪伴居民及多樣的社區培力與文化保存計畫,讓居民展開有自信的生活。一趟部落巡禮下來,體驗了從部落文化造景中,增添了部落族人極大的創意空間與延續族群文化的使命感,讓他們大開眼界,也同時被部落族人發揮互助精神與奮鬥的精神感動,離去時意猶未盡地說還要再來造訪禮納里,同時還要再認識更多的原住民朋友。
禮納里部落自99年12月25日入住至今將屆1年,相信不久的將來,透過部落地圖建構完成,部落內的創意工坊、人文據點、特色家屋等將串連成一條文化絲路,再透過重建會整合各級政府的輔導計畫與資源的挹注,及部落族人奮發精神的的推動,馬總統口中的”普羅旺斯”將成為一個更令人驚豔的文化特色部落,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常來的部落。

井然有序又饒富趣味的禮納里街景

重建會同仁與文化種子學員分享繪製部落地圖的技巧

部落內有許多特色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