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迄今已逾1年8個月,永久屋陸續興建完成,民眾也逐漸入住展開新的生活,為協助居民能早日恢復安定生活,行政院莫拉克重建會除透過推動地方產業重建,來開創就業機會外,也召開數次會議敦請原民會、勞委會及所屬各就業服務中心提供居民就業資訊及協助,給與輔導並規劃就業方案。
重建會表示,災後因緊急協助災區民眾重建家園,故提供較多臨時性工作,讓受災民眾無後顧之憂進行家園重建工作;然而居民入住永久屋後,就業措施應逐漸回歸一般職場正常狀態,朝穩定就業、培力計畫的目標來努力,培養居民擁有永續經營的能力。一般來說,部落居民生活在原居地時,工作性質多從事務農、觀光等產業,有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一旦遷移至永久屋後,其生活方式、就業模式均受影響,政府相關單位應費心協助,使其順利就業得以維持生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為協助災區民眾就業,依據災區特性提供就業服務,與縣市政府及生活重建中心建立連結網絡,掌握區域就業需求以協助推介,提供創業協助、就業諮詢、推介參加職業訓練等措施。並藉由僱用獎助津貼、莫拉克僱用獎勵辦法等,鼓勵雇主僱用災區失業者;為開拓就業機會,推動多元開發方案,鼓勵民間團體災區(重建)計畫,以協助後續部落、社區重建及文化創意,有效促進災區民眾穩定就業;推動培力就業計畫建立政府及民間合作夥伴關係,結合職訓、輔導、長期陪伴資源等,協助地方產業重建,提供在地就業機會,期許透過政府就業措施及民間團體合作,能讓災區民眾穩定就業並且同步協助家園、產業、文化的重建。
對於遷居永久屋的民眾,勞委會及其所屬就業服務中心更進行家戶訪查作業,了解居民就業需求並適時提供協助。截至目前為止已訪視1,668戶,3,394人次,有就業需求人數為2,167人,推介就業2,121人次,就業人數為1,229人,未來也將持續運用各項就業工具,協助居民獲得穩定就業機會,早日恢復原有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