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橋為利稻及霧鹿地區重要的聯絡通道,也是莫拉克災後南橫公路第一階段復建,東進東出指標性工程。今 (8) 日由行政院陳振川政務委員兼重建會執行長、行政院原民會孫大川主委、台東縣政府張基義副縣長、公路總局張仁德副局長、海端鄉張其旭代理鄉長以及地方代表等為通車剪綵,布農耆老們帶領部落青年以傳統的百人八部合音與傳統祈福儀式,為新橋通車祈福聚吉祥。
利稻新橋在行政院重建會的督促與公路總局施工團隊歷經一年多的施工期,克服惡劣施工環境與條件,並在610水災施工鋼便橋引道路基遭洪水淘空時,6月11日緊急啟用開放通行,適時發揮階段性避災任務。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利稻橋跨越台東縣海端鄉哈里博松溪谷,莫拉克颱風時,溪床淤高超過20餘公尺,土石沖毀利稻橋,並造成後方利稻、向陽地區形成孤島。公路總局動用總工程經費約一億五千多萬元,歷經一年多施工期,克服溪床沖淤難測條件,利稻新橋終於順利通車!
利稻新橋為鋼箱型樑橋,橋長130公尺、橋寬9公尺(舊橋橋長55公尺、橋寬7.5公尺),在施工初期,經過多次河床不穩定變化影響,施工困難度及風險非常高。在惡劣施工條件下,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積極督導施工團隊全力趱趕工進;同時解決河床極度變化問題。
陳振川執行長強調,南橫公路台20線政府投入39億元的重建經費,正式通車後的利稻新橋正式宣告南橫東進東出的完成,更帶給當地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亦有效改善南橫台20線海端至利稻及向陽地區聯外道路交通,對於南橫公路台東端的觀光產業及農產運輸有正面意義。

布農者老祈福儀式

利稻新橋

利稻新橋通車剪綵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