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第2期工程於100年11月底完工,居民已在新年前陸續搬入新家。3個多月來,生活漸漸適應了。日前由部落族人與援建永久屋的紅十字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共同討論,於今(11)日依原住民族人傳統習俗舉行入住儀式,今日適逢日本311地震發生時間周年,全體與會來賓也為在地震及海嘯中受災民眾祈禱與祝福。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第1期永久屋由慈濟援建,已於災滿周年前的99年8月6日入住152戶,但因當時還有部份受災戶未能獲配永久屋,仍有安置的需求。在行政院重建會及屏東縣政府的協調下,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共同投入援建第2期106間,於去年4月18日開工,重建會旋即啟動專案協調機制及有效管理,興建工程於7個月內即完工,提供新住戶儘快入住。
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執行長致詞表示,上周甫應邀赴日參加「東日本大震災~巨大災害與社會安全」災滿周年國際研討會,在會議中發表「台灣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演講,將重建2年多來累積的台灣災後重建經驗與日方人士分享,不僅獲得現場聽眾熱烈反應外,日本學者對於台灣的莫拉克重建工作更表示欽佩,也將作為日本災後重建之參考。陳執行長也說明當初族人選擇土地與永久屋興建過程中的艱辛歷程,更強調,長治百合部落園區是所有重建永久屋中唯一由3個NGO共同完成的基地,是非常好的資源整合典範,要感謝慈濟在災滿周年內就興建完成第1期永久屋,以及紅十字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接續於去年11月底完成第2期永久屋,讓所有符合獲配永久屋資格的族人能共同在此展開新生活,去年底以來,已有好幾對新人在新家屋中完成終身大事了。
今天舉行入住典禮的第2期永久屋後,整個永久屋基地將完成安置來自霧台鄉阿禮、谷川、佳暮、吉露、大武村;三地門鄉的達來及德文村族人,接續第1期入住居民一年以來的耕耘,整個部落已有初步的發展規模,而重建會也有效整合各項資源,由原民會投入基地內公共設施,目前除了一座兼具辦公室、衛生室及產銷中心的活動中心已開始施工外、同時,各個部落也將設置多功能集會所、文化入口意象、家家戶戶的建築語彙;另外,大陸善款挹注興建霧台國小分校校舍,也將於近期開工,而基地內也已預留維繫族人堅定信仰的10處教會用地,相信不久的將來,整個基地將在永久屋、公共設施、學校等工程完成後,在魯凱族及排灣族人深遠高雅的文化氣質襯托下、將成為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優質社區。
長治百合基地雖然分為1、2期施工,屋舍也呈現不同風貌,但不影響前後入住居民的部落感情,因為大家原來就分別來自同一個山上的部落,族人間的生活形態與互動本來就息息相關,今天舉行的入住典禮,正是凝聚部落和諧的最佳體現。典禮由報信、起火、狼煙、揭牌、禱告、讀經、短講、唱詩班串連,最後由重建會陳執行長、行政院原民會夏副主委、屏東縣曹縣長、霧台鄉顏鄉長、三地門鄉潘鄉長及社區管委會柯清雄主委等人為永久屋貼上「主賜平安」福音門聯後,在歡樂的祝福聲中圓滿結束。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第二期永久屋

重建會及部落耆老為永久屋入住揭碑

重建會陳執行長、原民會夏副主委及屏東曹縣長為住戶貼上祝福門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