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努力不懈-重建會同仁以愛心、責任擔起重建挑戰
2011/08/04

行政院於莫拉克災後7天成立重建會,並於98年9月12日旗山八軍團南部辦公室結束,同日以無縫銜接方式,各部會專職同仁進駐高雄市的行政院南部聯合辦公大樓繼續運作,在馬總統及吳院長督導下,負責災區第一線全力投入災後重建。重建會編制僅60位同仁,係由中央各部會徵調,專職駐辦服務,許多重建同仁均是由北部、中部遠離家庭之同事。和921大地震災後重建會近250餘位同仁相比,規模大幅減少,但面積近達半個台灣的莫拉克颱風災區卻遠比以南投縣、台中縣為核心之921大地震範圍更大,且多屬偏遠高山地區。

依據重建特別條例,重建會負責重建事項之決策、協調、審核、推動及監督,因此,重建會得協調整合各中央部會、11縣市政府 (7個主要縣市)、各鄉鎮區里、各地區自救會及重建會、NGO團體、各中央地方民代表,乃至災民個人,重建會辦公室都是敞開大門,擔任第一線尖兵服務角色。重建會啟動以來,已赴總統府做過6次簡報,在行政院院會專案報告15次,另由行政院院長親自主持25次委員會、執行長主持36次工作小組會議,而總統、院長、執行長、副執行長關心災區視察工地,其頻繁及次數就難以計算了。重建會同仁們跑遍最深遠山區的嘉義阿里山鄉里佳村、來吉村、台東縣利稻村、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那瑪夏達卡努瓦里、屏東縣霧台鄉阿禮村、高士村,為各地區災民服務,召開無數次之整合協調會議,從道路不通難行而搭直昇機,再行經危險崎嶇難行之山區道路,遇到無數抗爭,也見證了南台灣秀麗山水,自然力量之可畏,結交了眾多原住民朋友。每次颱風或暴雨來臨,同仁們更是為加強整備,關心注意各項重建工作能否確實運作,災民災區是否安全而忙碌。

雖然辛苦,重建會同仁在沒有週休、經常加班、遠離家庭的情形下奔走各處,又得及時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成為同仁們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好的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因此,吳院長就鼓勵重建會同仁,好好地把重建做好,歸建原單位後請各部會優先擢升。的確,人少事多事繁,要扛起上層政策要求及災民災區急切服務的壓力,又要達成高效率及品質要求,經過這樣的魔鬼訓練,深具服務愛心與熱忱,通過考驗的重建會同仁當然都是公務員一流的高手。

在災後滿2周年前夕,各項重建工作已漸上軌道,本會仍將依吳院長指示:「依3年重建目標,鎖緊螺絲,對八八水災重建工作,我們要自我要求,既快速又把工作任務圓滿達成」,力求如期如質達成任務。

各項持續重建工作重點:

家園重建方面,將以101年農曆年前完成全部基地為努力目標,加強永久屋基地及校園重建進度管控,持續營造彩虹永續社區。基礎建設工程部分,加強推動原民部落聯絡道路等工程,加強防洪保護,惟工程均有設計保護的上限,遇到超標的颱洪仍有致災之風險,應加強宣導民眾此一觀念,落實各項預警與避災撤離演練,將災損風險降至最低。產業重建部分,持續加速示範點等產業重建工作,配合災區旅遊宣傳推廣,活絡重建區經濟。

 

 

從專注眼神看出重建會同仁之熱心與專業

 

太麻里溪堤防整建是災後重建之重點

 

上山下海走遍災區各角落

 

同仁靠怪手過河(那瑪夏台21線便道搶通之日981129)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