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快報
友善列印
生命豆祭愛情100 情牽走過吊橋“福美”
2011/11/26

阿里山年度盛會鄒族傳統婚禮「生命豆季」今26日於阿里山鄉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內舉辦,來自全國的遊客滿貫會場,現場邀請到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副執行長、考試委員浦忠成、原民會彭德成參事、浦珍珠委員、嘉義縣張花冠縣長、阿里山鄉陳明利鄉長及嘉義縣汪志敏議員等貴賓參加。活動由生命之火祈福儀式揭開序幕,象徵新婚夫妻早生貴子、薪火相傳,現場洋溢一片喜氣,幸福滿溢。儀式結束後,行政院重建會陳副執行長偕同部落長老帶領13對新人走過今(100)年10月23日落成啟用的福美吊橋,鄉長與親屬在橋的另一頭迎接構成達娜伊谷重建後最美的畫面。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一直以來都是山美村的經濟動脈,然而在莫拉克颱風侵襲過後,園區內的設施幾乎全毀,族人頓時失去依靠,歷經兩年共同投入達娜伊谷生態園區重建工作,該園區在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合作下順利於本(100)年2月26日重新開園,為表達感謝之意,阿里山鄉長陳明利致詞時特別感謝中央重建會以及各界對整個大阿里山地區的幫助,也表示鄒族生命豆季活動選定在達娜伊谷舉行具有相當大的意義,以生命豆的意念代表著達娜伊谷的重生,代表著鄒族人從風災後的放棄,到現在的希望實現,也希望鄒族文化可以因此傳承延續。

陳副執行長致詞時表示, 2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重創阿里山地區,造成部落內珍貴的生態及公共設施受到嚴重破壞,除影響部落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之外,也重創部落主要經濟來源之觀光產業。在行政院重建會積極整合推動之下,歷經召開多次的專案會議,讓政府及民間的資源有效整合投入達那伊谷重新開園及周邊環境重建改善。重建會也協調投入大陸善款新台幣3,900萬元辦理達娜伊谷吊橋重建及周邊災修工程、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援建福美吊橋,讓達娜伊谷比原來景觀更美麗,也感謝中央各部會資源投入及嘉義縣積極力,讓大阿里山地區經歷八八風災後,原鄉產業再度復甦。
    
為期三天的生命豆季(11/25~11/27),特別邀請到台灣原住民族著名工藝家「不舞‧阿古亞那」老師策劃整體活動,除今日主軸鄒族百年傳統婚禮外、尚有百年鄒族特展、創意鄒族服飾展示,除此之外更集結了阿里山鄒族的各種特色農特產品、原風手工藝、美食展售及八大社區發展協會的農特產品鄒年慶活動,及鄒族傳統婚禮及體驗等主題之結合,搭配鄒族特具愛情與生命意義的生命豆一起登場, 充分展現出鄒族人文氣息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及觀光產業特色,除讓遊客深入了解傳統的鄒族婚嫁儀式外,也是活絡阿里山重要的產業活動,意味著將分享的意念傳達出去,希望外地遊客可以深度的體會到新興的部落之旅,重新認識阿里山的人文風情。

本次活動的地點達娜伊谷園區位於嘉129線上,沿線可經由新美、茶山通往高雄市那瑪夏區或曾文水庫地區,為重要的觀光旅遊線,行政院重建會特別表示,重建會在當地推動觀光產業發展時,帶入嘉129線的旅遊概念,希望藉以串連高雄、台南及嘉義三地觀光資源,豐富沿線的旅遊層次。
 

 

陳副執行長給新人祝福

 

新人走過福美吊橋

 

鄒族傳統婚禮「生命豆季」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