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為了提升並精進災害防救與整備的能力,未來除持續強化戰訓本務外,現正配合主管機關研修相關法規,並透過兵棋推演、救災專業教育訓練及籌購救災裝備,強化國軍整體救災能量,在不預期的重大災害下維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國防部在20日公布的九十八年國防報告書中,特別在書中將「周延防災整備」列為專節說明。報告書中指出,今年「八八水災」救災任務至九月卅日止,國軍總計投入地面兵力五十四萬七千餘人次,空中兵力五千百餘架次,不論地面或空中兵力規模均為歷來救災任務中最多的一次,總體成效普遍獲得國人的尊敬與肯定,所得到的寶貴經驗將建立完整紀實傳承。
國防部表示,對國家安全的綜合性、複雜性和多變性的新態勢下,國軍必須同時具備遂行傳統和非傳統軍事行動的能力,馬總統也公開宣示,國軍今後須將災害防救列為中心任務之一,對災害防救的角色由「接受申請、支援」為「主動、協調執行」;為達成此一任務,國軍將全面精進災害防救等非戰鬥軍事行為能力,結合編裝任務,納為戰訓重點,強化部隊救災專業能力。
此外,國軍將結合行政院災防會報的預警機制,強化災防預警情資的蒐整,使災害發生時能掌握應變時機,動員適切兵力及機具,統合可用資源,達成救災任務,降低國人生命財產損失。
國防部在書中也說明,未來災害防救以各作戰區為主,結合區域聯防編組劃分責任區塊,依災害類別、地區特性與威脅等級,統一規劃運用各專業部隊,並於防汛期間、災害預警發布時,即前推兵力、預置機具,遇狀況可立即投入,遂行全般救災任務。
國防部強調,為增進未來防、救災工作效能,國防部除已將「陸軍多功能工兵車」、「堆高機」、「核生化防護與應援裝備整備」及海軍「特種作戰用橡皮艇」等四案提前納入民國九十九年優先執行項目外,更依此次「八八水災」救災經驗,全盤檢討相關救災所需的裝備與機具,秉持「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的原則,優先編列預算,儘早籌獲,以利未來救災任務的遂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