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變黃金,水果玉米試種成功」,88風災後,屏東縣府為協助長治百合園區永久屋部落居民恢復耕作,向台糖公司租用近20公頃農地推動無毒農業,今年4月引進生物科技栽種水果玉米,試種2分地,最近收成,讓縣府大為振奮,將在長治百合園區豐年祭時,與部落族人分享成果。
縣長曹啟鴻日前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對面的農耕區,親自採摘並大啖水果玉米,他看到部落產業出現新生機,相當振奮,曹啟鴻也大力推薦水果玉米「又香又甜」;他強調,可直接生吃,又能節省能源與時間。
原住民處表示,該農地是台糖土地,屬砂質土壤、透水性高、碎石多,輔導團隊利用二氧化碳與微生物錠等生物科技方式栽種,但因種植方法和部落傳統種植的方法大相逕庭,一開始部落持觀望態度,原民處決定先試種,讓部落了解體認未來無毒農業發展趨勢。
經過2個多月照顧,原民處克服土地養分貧瘠,水果玉米結穗可採收,因沒有用農藥,僅用生物防治方法減少蟲害,種出來的玉米外表或許不夠美,但口感和健康絕對滿分。
參與試種的霧台鄉谷川社區理事長賴聰明說,這裡種植方法其實和山上差不多,只是使用微生物錠,種植到收成只要3個月,一年可收4次,不像在山上至少要半年才可收成,他對水果玉米市場有信心。
縣府將20公頃農耕地分3區,9公頃規劃為水果玉米區,原住民處試種後,部落居民信心大增,有22人登記栽種,但為防春、夏易遭受螟蟲及颱風危害,原民處計畫先種植田菁、太陽麻或油菜等綠肥作物,增加土壤肥力,由佳暮、阿禮社區2個原民會輔導重點部落種植2公頃,同時也進行水果玉米栽種及人員培訓,等到9月初後再開放居民栽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