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回首頁英文版  
 
重建新訊
認識重建會
重要會議
重建面面觀
  綜合規劃
  基礎建設
  家園重建
  產業重建
地方政府重建資訊
意見交流
賑災捐款
統計概覽
重建法規
常見問題
88重建掠影
資訊公開
下載專區
相關連結
八八重建報
社區電子報
災滿3周年重建成果
我的重建小旅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執行情形
家園重建管理系統
88心感動
劃定特定區域專刊
新聞稿照片集
災後重建出版品目錄
其它機構重建法規
台灣援助菲國海燕風災
重建新訊
走出風災生態保育聖地 達娜伊谷重新開園
2011/03/17

被稱為台灣生態保育聖地的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園區>,走過八八風災重創,歷經一年半辛苦重建,終於重新開園,阿里山鄉山美村民滿心激動和感謝,熱情跳著鄒族原住民歌舞,歡迎遊客再度到訪。

回想八八風災中,達娜伊谷幾乎被土石填平,村內許多房屋毀損的慘狀,山美村長莊信義仍掩不住驚恐,他紅著眼眶說,從當時的絕望無助,到今天看到達娜伊谷再度重新園滿心喜悅,村民們心境起伏真的難以用感動和不可思議的奇蹟來形容。

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伊谷,位於曾文溪上游,致力固魚河川生態保育二十多年,溪內魚蝦成群,被籲為台灣生態保育聖地,雖然八八風災中,保育成果毀於一旦,但深知<自助人助>道理的山美村民,沒有放棄希望,全村上下齊心協力,投入重建工作。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安麗花是達娜伊谷重建的重要推手,回想這一年半來的艱苦,忍不住數度紅了眼眶,她強調,重建的路很長很苦,慶幸的是至少我們不是從零開始。達娜伊谷開園證明了山美村民有著共同的信念,要重現美麗的幸福家園。

山美達娜伊谷重新開園,雖然目前聯外交通和內部硬體建設仍在繼續施作中,第二期修復工程計劃可能要到六月汛期來臨前才會完成,但對山美村民來說,已經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達娜伊谷放流的固魚魚苗,開始悠游於逐漸清澈溪水中,河川巡視、餵魚、回報生態狀況任務一如災前般順暢運作,園區主任張清明說,生態保育是山美的根,絕不會放下。

六十多歲的阿嬤莊秋花帶著念山美國小五年級的孫女,身穿傳統服裝,熱情在園區門口歡迎遊客到訪,她認為除了固魚,山美的原住民文化更有看頭。

連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年輕村民也決心回到村裡工作;甚至在山下念書的高中學生們,還自組<O all go>社團,投入社區部落服務,就讀高二年級的部落孩子安夢婷說,山美人一向懂得自助人助的道理,希望未來的家鄉更美更好。

除了河川生態,鄒族歌舞,比起以往,重新開園的達娜伊谷生態園區內,更展示各式各樣原味十足的竹編、皮雕、布織等手工藝品,充滿濃濃鄒族原住民文化特色,村長莊信義說,未來達娜伊谷除了要重現生態保育成果,致力鄒族原民文化展現,因土石流造成的特殊地質景觀,也是觀光特點,另外還將發展<一鄰一特色>,融入蝴蝶等生態,厚實山美村的觀光資源。

達娜伊谷開園,已經成了八八風災後,阿里山區各部落重建的新亮點,嘉義縣觀光旅遊局長鐘鳴時感謝台積電及永豐金控等企業協助居民重建家園,他表示目前園區內每天都會有固定表演活動和美食提供,接下來,步道平台等設施完成後,美麗新風貌絕對讓遊客驚艷。

走過八八風災,山美村民重建家園,打的是團體戰,持久戰,沒有人想向大自然低頭。村裡孩童們臉上不時綻放出天真笑容,牽著爸媽的手,無懼於困難和挑戰,大步向前,山美村民盛情邀約遊客重回達娜伊谷,體驗兼具生態、文化與地景教育的深度特色之旅。
 

資料來源 :中廣新聞網
經驗傳承座談會
貓頭鷹
如何去永久屋
攜手重遊好山水
莫拉克卜拉米永續社區專專生微電影創作競賽
耀動與卜拉米與彩虹永續社區
文化種子
產業計畫
農業計畫
觀光計畫
社區培力計畫
福報
莫拉克聯合課程網頁
巡迴影展
重建區颱風災情通報專區
本會交通資訊
民間貢獻獎